1910年夏,12歲的周恩來跟隨伯父到東北奉天,先在鐵嶺銀崗書院讀了半年書,后又轉入奉天關東模范學堂讀書。有一次,老師提出“為什么讀書”的問題,要同學們回答。有的說“為了明禮而讀書”,有的說“為了光宗耀祖而讀書”,還有一個學生說“為了幫助父親記賬而讀書”,弄得哄堂大笑。當老師問到周恩來時,他站起來響亮而嚴肅地回答說:“為中華崛起而讀書?!?/p>
我們敬愛的周總理確實是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典范,他也用實際行動驗證了這句話。也許這是那個時代的人特有的革命情懷,但我依然想追問一下現(xiàn)今的青少年,你們學習的目的是什么,你們到底是為了什么而讀書?
或許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少有人會說為了國家、為了民族而讀書了,而更多的答案是為了個人成就,為了家人,為了生活而讀書。當然,這樣的想法并沒有錯,不管你的目標是大是小,只要是有目標,也就有了希望。在學習方面,我們必須牢記這樣一個真理:千萬不要渾渾噩噩的過日子,看不到學習的盡頭,也找不到學習的方向。
我在年少的時候,對這個問題就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我的答案是“為了理想而讀書”,即便現(xiàn)在我也依然這樣認為。
“我想成為什么樣的人?”“我要成為什么樣的人?”“未來,我想過怎樣的生活?”,作為青少年的你,這都是必須要仔細并認真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