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北后來時常會想起自己第一次跟言若海交談的情景,都忍不住為自己感到臉紅心虛。易地而處,她如果遇到這樣莽撞的員工,只會有兩種認知,一種是太想上位,越級匯報,一種是真的無心無腦,不堪重任。第二天,她跟姜敏娜談及這次無意間的對話,姜敏娜指著腦門罵她,是不是不想待了?她還一臉傻乎乎的不知所以。
只是,被炒魷魚的事情并沒有發(fā)生,而那一席談話仿佛真的只是一次閑聊,既沒有讓言若海對朱小北刮目相看,也沒有誰誰誰給朱小北穿小鞋。
朱小北忐忑了一段時間,這事也就沒了下文。再后來,有一次中層開會,朱小北被叫進會議室,言若海問她,“你的二外是不是修的阿拉伯語?”
她茫然地點了點頭,就莫名其妙地參加了她進公司以來最大的一件單子。
中東市場一直以來都是一塊大骨頭,還沒有任何一間亞洲的公司能夠把鉆機賣給這塊富得只剩下石油的土地。當大家聽說DH爭取到了投標資格時,全公司上下都弭漫著一股激動而又興奮的情緒。
直到現(xiàn)在朱小北都覺得那是她職業(yè)生涯最為難忘的一次經(jīng)歷。
言若海是中東項目的項目負責人,成員全是DH國際的骨干和中層,朱小北作為一名新丁因為輔修了阿拉伯語的緣故,被臨時調(diào)入項目組,一時之間很多跟她一起進公司的同事都在羨慕著她的好運。
正因為如此,她才覺得有些如履薄冰。開會的時候緊張到出汗,生怕就聽漏了只言片語,一個勁地在做會議記錄,連小組的專職秘書私下也在嘲笑她:小北,你是不是想搶我的工作啊?
倒是有次開會中途,她在茶水間倒咖啡碰見言若海,他走過她身邊的時候撂了一句:“你只需要做一些輔助工作,不需要給自己太多壓力?!?/p>
不知怎的,她聽了渾身一松。后來才發(fā)現(xiàn),那段時間苦啃阿拉伯語真的沒什么太大用處,所有的文件都是英文,甚至對方也有專門的英語翻譯。她有些發(fā)懵,不過好在心態(tài)調(diào)整的很快,就當自己是來學(xué)習(x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