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社會契約思想(3)

道德的理由(第5版) 作者:(美)斯圖亞特·雷切爾斯


從自然狀態(tài)到文明狀態(tài)的大道上,人產(chǎn)生了非常顯著的變化……那么,只要責任的聲音代替了自然的脈動,曾經(jīng)只考慮自己的人……就會發(fā)現(xiàn)他被迫按照不同的原則行動,并且在傾聽他自己的偏好之前向理性咨詢……他的能力被如此地激發(fā)和發(fā)展,他的思想被如此地擴展,他的情感如此地高尚,他的整個心靈如此地得以升華,以至于新條件的弊病,通常不能使他退化到原來的那種水平以下,他一定會持續(xù)地祈禱自己能夠永遠遠離自然狀態(tài)的幸福時刻,并且,讓自己不是成為愚蠢而無想象力的動物,而是成為勤奮的存在者和人。

那么“責任的聲音”要求這個新人做什么呢?它要求他把私人的、自我中心的傾向放在一邊,贊同無偏私地推進每個人福利的那種規(guī)范。但是,他能這樣做只是因為其他人已經(jīng)同意做同樣的事情——這是“契約”的基礎(chǔ)。這樣,我們就能將道德的社會契約概念概括如下:道德在于管理自己行為的規(guī)范體系,在其他人愿意接受這一規(guī)范體系的條件下,理性的人也愿意接受它們。

囚徒困境

霍布斯的論證是達到社會契約理論的一種方式。然而,另一種思路近年來也給哲學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一思路與眾所周知的“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 )的問題相關(guān)。囚徒困境是在1950 年前后由社會學家梅里爾?M?弗勒德(Merrill M. Flood)和梅爾文?德雷舍(Melvin Dresher) 首先明確表述的。它可以被表述為一個謎題的形式,你可以想想這個謎題,看看在看答案以前,你能不能解決它。

假設(shè)你生活在一個極權(quán)主義社會,有一天,令你吃驚的是,你被逮捕了,并且被指控為叛逆。警察說,你正在和一個名叫史密斯的人一起密謀反對政府,史密斯已經(jīng)被抓起來了,并且被監(jiān)禁在一個單獨的囚室。這個訊問者要求你對叛逆供認不諱。你堅持自己的清白,說自己甚至根本就不認識史密斯。但這沒有用。不久你便明白了,逮捕你的人對真相沒有興趣,出于他們自身的原因,他們只是想確認某些人有罪。他們給你提供了如下方案:

● 如果史密斯不供認,而你供認并指認他,他們會放了你。你將會獲得自由,而史密斯,他沒有了共謀者,將被判十年監(jiān)禁。

● 如果史密斯供認,而你不供認,形勢便會逆轉(zhuǎn)——他將獲

— 147 —

得自由,而你被判十年監(jiān)禁。

● 如果你們都供認,你們將每人被判五年監(jiān)禁。

● 但是,如果你們都不供認,那就沒有足夠的證據(jù)確認你們?nèi)魏我粋€有罪。他們會關(guān)押你們一年,但之后將不得不把你們倆都放了。

最后,你被告知,他們也給史密斯提供了同樣的方案,但你不能同他交流,并且你沒有辦法知道他將會怎樣做。

問題是這樣的:假定你唯一的目的是在監(jiān)獄里待的時間盡可能地少,你應該做什么?供認還是不供認?對于這個問題的目的,你應該忘記保持你的尊嚴、維護你的權(quán)利等觀念。這個問題不是關(guān)于這些的。你也應該忘記試圖幫助史密斯,這個問題是嚴格的關(guān)于你自己的最大利益的計算的問題。這個問題就是:什么能使你最快地得到自由?供認還是不供認?

乍看起來,這個問題難以回答,除非你知道史密斯會怎樣做。但是,那是一種錯覺。這個問題有一個完全清晰的解決方案:無論史密斯怎樣做,你都要供認。這一點通過以下推理過程顯現(xiàn)出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