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很快“瞄”到了墻角的雞籠,里面的雞蛋可是營養(yǎng)又充饑的最佳食品呢!于是饑餓難耐的他開始了自己的第一次膽大妄為:他躲到墻角掏出雞蛋開始生吸。本來他只打算“偷”一次的,可是果腹的滿足讓他沒有辦法停下手來。一連幾天他都情不自禁的把手伸向雞籠。很快父母便發(fā)現了端倪,雞下的蛋數量不對啊,難道是黃鼠狼偷吃了?
父親決定采取措施,他一連幾天都蹲守在雞籠旁邊,想把“黃鼠狼”一舉擒獲。小光標看形勢不妙就安生了幾天。幾天之后父親的擒“狼”計劃無果也就放松了警惕,此時的陳光標又開始蠢蠢欲動,當他再次來到雞籠偷了一個雞蛋躲到墻角準備生吸的時候,小自己兩歲的妹妹正巧路過,看到了這一幕,妹妹以為有賊嚇得大叫。父母聞訊趕來,看到原來自己的兒子才是真正的“黃鼠狼”。自己家居然出了“家賊”,這讓小光標的父母頓時怒火中燒。于是一個抄起木棍一個操著竹竿向不爭氣的兒子揮去……這是陳光標第一次被父母痛打,所以這件事情給他的記憶非常深刻。他后來在回憶這件童年小插曲的時候說:“現在想來,父母當時也是氣憤至極。父親是建國初的高中生,寫得一手漂亮的毛筆字,在那個年代也算是‘虎落平陽’。但父親卻教子極嚴,母親也是個好人。我比弟弟大8歲,我至今記得,弟弟躺在床上餓得直哭,母親懷里卻奶著鄰居家的孩子。你說,在這樣的家庭里,我不是個該打的壞小子嗎?”連陳光標自己都覺得自己是該打的,因為父母從小就教育他“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自己雖然當時被饑餓沖昏了頭腦,但是這個道理他還是懂的。所以,盡管遭到父母痛打,他卻并不怨恨。這次的教訓也讓他養(yǎng)成一個習慣,那就是在經濟寬裕能每天吃雞蛋的時候,他也一天只吃一個雞蛋,而且吃得非常認真,每次都是慢慢地去品味。不僅是雞蛋,多少年來,陳光標對于糧食的愛惜和生活的節(jié)儉也都是出了名的,吃飯掉了一粒米飯在桌上,他都要撿起來吃掉。足見那段饑餓引發(fā)的偷雞蛋往事對他的影響,那是他人生當中的一個小錯誤,但是這個錯誤卻造就了他日后的勤儉持家,“禍福相依”這個真理原來從來沒有出現過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