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干一件喜歡的事,很痛快(1)

中國八零后調查 作者:段東濤


相聲演員高曉攀1985年8月2日出生在河北保定,是獅子座,對于日后別人說他言行都太過自信的說法,他總用自己是獅子座來擋箭。

童年的高曉攀跟所有的男孩一樣調皮貪玩,他強烈的表演欲望已初現(xiàn)端倪,愛唱愛跳,很喜歡在親戚朋友面前顯擺。小時候他對周星馳的電影著迷,常對著電視里周星馳的表演哈哈樂個沒完。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才8歲的高曉攀去河北省少年宮打算報名學喜劇,但問下來,沒有喜劇班。少年宮的老師看高曉攀長得很機靈,就建議他報相聲班,也是嘻嘻哈哈讓人笑的。小高曉攀聽到說相聲也能讓人樂,就決定每個星期六的上午學相聲。

相聲只是作為一種興趣愛好延續(xù)到小學畢業(yè)。高曉攀讀了一年普通初中后連跳兩級,考入河北省藝術學校保定分校曲藝班。這里為他的相聲生涯打下了堅實基礎,他對相聲的追求也逐漸明晰。

在藝校求學期間,他經常會有一些演出的機會。

一次表演結束后,高曉攀恰巧與馮春嶺同坐一輛大巴車。一車的人都睡了,十來歲的高曉攀見馮春嶺還醒著,便向他請教。馮春嶺直言不諱地對這個“小鬼頭”剛才的演出做了點評,還表演魔術哄著他玩,就這樣他們的師徒緣分開始了。馮春嶺是馬三立的侄子,馮寶華的兒子,當時還是保定市歌舞團團長,是在保定市非常有影響的人物。他很和藹地同高曉攀閑聊,給他講解相聲《打燈謎》的技巧。過了一段日子,一天,在上課的高曉攀突然被神色緊張的副校長叫了出來,告知團長打電話找他。大家都納悶團長找這個小孩能有什么事呢?

原來有則廣告需要一個小孩角色,馮春嶺第一個就想到了高曉攀。那條廣告是關于廚師學校的,直到現(xiàn)在高曉攀還記得其中一句臺詞——燕窩魚翅蛤貝熊掌!這次亮相讓高曉攀賺到了人生第一筆錢,300元;同時他也收獲了更大的財富:正式拜馮春嶺為師。

馮老師不僅教給了他手藝,更教會了他怎么做人。專業(yè)好、正直是高曉攀對老師最深刻的印象。師傅常教導他要學做“雨花石”,把名利看淡,做自己想做的事,學會感激他人。至今這些在高曉攀看來都是受用一生的珍貴財富。

而相聲的學習并不是人們想象中那樣有那么多的樂趣,過程是枯燥乏味的?,F(xiàn)在學相聲的多是興趣所好,而以前都是為了生計而學。在那時有“寧送一錠金,不送一句春”的老話,就是講不能輕易把自己的本事傳給外人。師爺馮寶華曾讓高曉攀對著墻背相聲,打一個磕巴就重新來,一口氣流暢地背一遍就在墻上畫個道道,連著背錯五遍就抽自己一個嘴巴,這一背就是50遍。大眾熟悉的貫口如《報菜名》、《地理圖》,少的也都在千字左右,但這都是學相聲必練的基本功。

上初中的時候,高曉攀每天都要把正午十分開始的廣播節(jié)目《每日相聲》錄下來,反復地聽。至今他家里還保存了幾十盤當時錄的節(jié)目,這些是他學習相聲的珍貴資料。相聲每天都要聽,老人們常說要把自己“熏”出來,高曉攀明白,不會聽永遠不會說。

從藝校畢業(yè)后,高曉攀面臨著一個人生選擇:要不要繼續(xù)說相聲?愛相聲是一回事,可真要把相聲作為一生的職業(yè),等待他的將是無法預測的艱難。在這個關口上,師傅的支持打消了他所有的顧慮。

于是,他報考了中國戲曲學院的相聲大專班。2002年,16歲的高曉攀從河北保定來到天津,第二年轉到北京上學??飚厴I(yè)的時候,高曉攀開始在北京找工作?!扒拜叀眰兌歼€實行就業(yè)分配,但到了他這一級,卻要自主擇業(yè)了。2003年9月高曉攀讀二年級,這一個學年學校的安排是讓學生們找地方實習,未滿18歲的高曉攀一個人在北京一沒關系二又人地生疏。進不去相聲劇團的高曉攀,一個人跑到西單華威六樓的時尚賣場,張口就問人家“招不招導購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