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蒙曼:解說武則天(6)

漢唐精神 作者:錢文忠


官儀身上,武則天把上官儀殺了。這件事如果沒有辦好,武則天能不能活下來都是個問題,從此唐高宗明白不讓皇后參政是不可能的,開啟了武則天合法參政的序幕,最終成為有權(quán)力的皇后。這個事情能夠合理解決,就在于武則天有心動就行動的果敢性格。

第三個對武則天有利的性格素質(zhì)是她堅韌不拔。武則天當了28年皇后,5年太后,然后才當上皇帝,追求了整整33年,從她14歲入宮追求到67歲,現(xiàn)在67歲早已經(jīng)過了退休的年齡,而武則天的巔峰之旅才剛剛開始。武則天做到了,這就是她能夠成功而大多數(shù)人沒能成功的因素。

武則天的資本還有長期的宮廷履歷。唐朝有很多才女,如果沒有嫁入宮廷,政治生活是無法開始的。武則天有14歲入宮的履歷,可以從政治核心開始做,武則天有50多年的宮廷履歷才能最終當上皇帝,沒有最初的機會就沒有可能達到她后來的高度。

第二,武則天為什么失去皇位?

武則天晚年寵愛二張兄弟,每天見到的就是這兩個人,兒子和大臣都不見。兒子和大臣都慌了,兒子李顯和大臣張柬之等人聯(lián)合發(fā)動政變殺死了二張推翻了武則天,很多人認為武則天失去皇位就是因為有這場政變。那么如果沒有這場政變會怎么樣呢?武則天在沒有發(fā)生這場政變之前已經(jīng)決定讓兒子李顯當太子,只要她決定讓兒子當太子,就意味著武周王朝必然一代而亡,我在《武則天》這本書里談到人可以暫時改變權(quán)利分配,但人不可能突破文化傳統(tǒng)。當時的文化傳統(tǒng)是男權(quán)的父權(quán)的,以父親一方來決定家系的傳承。武則天面對著無法解決的一個矛盾,設定繼承人的時候她可以考慮兩類人物,一類是兒子一類是侄子,因為她是兒子父親的配偶,兒子會祭祀她,但兒子姓李不姓武,讓兒子當皇帝必然恢復李姓王朝,兒子一接班武周王朝必然滅亡。侄子姓武,武周王朝可以繼承下去,但侄子不會祭祀她,因為侄子不會祭祀姑姑。武則天面臨著兩難選擇,出于母子親情和死后祭祀的考慮,傳位于兒子。古代人覺得沒人祭祀太可憐了,武則天選兒子當繼承人意味著她明白她一死武周王朝必然沒有了。這場政變只是把這件事情提前了,武則天還沒死武周王朝就滅亡了,武則天不可能突破父權(quán)化的文化傳統(tǒng)把武周王朝傳承下去。

第三,武則天失去皇位為什么還會受到尊祟?

隋煬帝是亡國之君,隋煬帝有統(tǒng)一中國的功勞,但死后只落得半畝地下葬,這是很悲慘的。但武則天不一樣,武周王朝滅亡后,李唐王朝的新任皇帝唐中宗李顯稱武 則天大圣皇帝 ,給她一個充分的歷史認可,唐中宗還下令今后每十天要率領(lǐng)所有的文武大臣去看武則天一次。唐朝太上皇都沒有得到過這樣的待遇,唐朝太上皇比較多,因為政變比較多。武則天的孫子唐玄宗也當過太上皇,唐肅宗從來也不去看唐玄宗,唐肅宗喜歡小公主整天抱著小公主上朝,一個大臣勸唐肅宗說當年皇上抱著你就像你抱著小公主一樣疼愛,你怎么能不去看看他呢。說得唐肅宗滿臉羞愧,羞愧之后照樣不去,關(guān)系很差。太上皇沒有得到的待遇,武則天得到了,皇帝每十天率領(lǐng)文武大臣去看她。武則天臨死之前做了一個聰明的決策,回歸母親和妻子的身份,奠定了她在唐朝的地位。武則天對中國歷史有貢獻有善政,奠定了她在中國整個歷史的地位。武則天死之前最后一個政治遺囑是?廟、歸陵、去帝號,稱 則天大圣皇后 ,?廟是把自己的神主放在唐朝的宗廟中,歸陵是要回到唐高宗的乾陵,去帝號是不當皇帝當則天大圣皇后,我們第一眼看上去是武則天妥協(xié)了,回到皇后的位置上了,看上去是妥協(xié)了,但是聰明的妥協(xié)。政治家要學會的第一件事就是妥協(xié),任何國家之間談判要有堅持也要有妥協(xié),政治就是妥協(xié)的藝術(shù),武則天的妥協(xié)將自己從離經(jīng)叛道的皇帝回到了妻子和母親的身份,是唐高宗的合法妻子、兒女們合法的母親。百善孝為先,古代最講究孝道,兒子不可以否定母親,兒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