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節(jié):無欲則剛,以退為進(1)

舍得 作者:陌上桑


無欲則剛,以退為進

以迂為直,以患為利

孫子在《軍爭篇》中指出:"軍爭之難者,以迂為直,以患為利。"在《九地篇》里也說:"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眾陷于害,然后能為勝敗。"這兩句話意思是說,軍隊爭取先機之利最困難的地方是要把迂回的彎路變?yōu)橹甭?,要把不利變成有利。把士卒投入危地,才能轉危為安;陷士卒于死地,才能轉死為生。軍隊陷入危境,然后才能奪取勝利。歷史上不少名君良將正是運用孫子這一用兵思想,導演了一幕幕轉敗為勝、轉死為生、轉患為利的活劇。我國古代著名戰(zhàn)將韓信井陘背水之戰(zhàn)就是以患為利的著名戰(zhàn)例。人生競爭如同戰(zhàn)場軍爭。逆境可以激勵弱者,造就強者;逆境可以磨煉意志,笑對人生。

北宋名將曹瑋有一次率軍與吐蕃軍隊作戰(zhàn),初戰(zhàn)告勝,敵軍狼狽潰逃。曹瑋命令士兵驅趕著繳獲的一大群牛羊往回走。牛羊走得很慢,落在了大部隊后面。有人看了覺得不得了,這萬一敵軍突然殺個回馬槍,自己不是死得很慘?于是跑去向曹瑋建議:"牛羊用處不大,又會影響行軍速度,不如將它們扔下,我們也能安全、迅速趕回營地。"曹瑋不接受這一建議,也不作任何解釋,只是不斷派人去偵察吐蕃軍隊的動靜。吐蕃軍隊的大將軍狼狽逃竄了幾十里,聽探子報告說,曹瑋舍不得扔下牛羊,致使部隊亂哄哄地不成隊形。大將軍暗喜,還以為這個曹瑋是什么了不得的人物,連幾頭牛羊都舍不得放棄,鼠目寸光,真是沒有大氣候。如此一想,便掉頭趕回來,準備襲擊曹瑋的部隊。

曹瑋得到這一情報,便讓隊伍走得更慢,到達一個有利地形時,便整頓人馬,列陣迎敵。當吐蕃軍隊趕到時,曹瑋派人傳話給對方大將軍說:"你們遠道趕來,一定很累吧。我們不想趁別人勞累時占便宜,請你讓兵馬好好休息,過一會兒再決戰(zhàn)。"吐蕃將士正苦于這百十里地跑得太累,很樂意地接受了曹瑋的建議。等吐蕃軍隊歇了一會兒,曹瑋又派人對其統(tǒng)帥說,"現(xiàn)在你們休息得差不多了吧?可以上陣打一仗啦!"于是雙方列隊開戰(zhàn),只一個回合,就把吐蕃軍隊打得大敗。

后來,曹瑋才告訴部下:"我扔下牛羊,吐蕃軍隊就不會殺回馬槍而消耗體力,這一去一來的,畢竟有百里之遙啊!我如下令與遠道殺來的吐蕃軍隊立刻交戰(zhàn),他們會挾奔襲而來的一股銳氣拼死一戰(zhàn),雙方勝負難定;只有讓他們在長途行軍疲勞后稍微休息,腿腳麻痹、銳氣盡失后再開戰(zhàn),才能一舉將其消滅。"

生活中,不好的境遇有時會不期而至,使得我們猝不及防,這時我們更要學會放棄。放棄焦躁性急的心理,安然地等候生活的轉機。

生就像是我們在列車上的一次長途旅行,到了站點,你就必須下車。沉迷于過往的人將永遠生活在痛苦和遺憾之中。

一只倒霉的狐貍被獵人套住了一只爪子,它毫不遲疑地咬斷了那只小腿,然后逃命。放棄一只腿而保全一條生命,這是狐貍的哲學。人生亦應如此,當生活強迫我們必須付出慘痛的代價時,主動放棄局部利益而保全整體利益是最明智的選擇。智者云:"兩弊相衡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趨利避害,這也正是放棄的實質。

對生活對人生要有一種超然的關照,即使我們達不到這種境界,我們也要在學會放棄中,爭取活得灑脫一些。

以退為進的智慧

老子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這句話的意思是,正因為不與人相爭,所以天下沒人能與他相爭。

可惜的是,兩千多年來,能參悟和運用這一心術的人真是鳳毛麟角。在名利面前,往往爭得你死我活的,結果大部落得個遍體鱗傷、兩手空空,有的甚至身敗名裂、命赴黃泉。

若人們都能學會以平常心觀不平常事,則事事平常。平常心不是"看破紅塵",也不是消極遁世。平常心應該是一種境界,平常心是積極人生,平常心是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無時不樂,無時無憂。工作本極平常,敬業(yè)不衰,全力以赴,竭盡心智……

江南有一個大家族,老爺子年輕時是個風流公子,養(yǎng)了一大群妻妾,生下一大堆兒子。眼看自己一天比一天老了,他心想:這么大一個家當總得交給一個兒子來管吧??墒?,管家的鑰匙只有一把,兒子卻有一大群。于是,兒子們斗得你死我活,不亦樂乎。這時,只有一個兒子默默地站在一邊,只幫老爺子干事,從不參與爭斗。爭來斗去,老爺子終于想明白了,這把鑰匙交給這群爭吵的兒子中的任何一個,他都會管不好。最后,老爺子將鑰匙交給了不爭的那個兒子。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