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節(jié):高校“官本位”:中國教育不能承受之重(3)

中國隱性權力調查 作者:李松


在高?!肮俦疚弧钡年幱跋?,還出現(xiàn)了不少由外行領導內行,或是業(yè)務不精湛之人指導業(yè)務拔尖者的現(xiàn)象,這對教師的積極性造成挫傷。

“官本位”滋生了各類腐敗,比如,濫評職稱、濫發(fā)文憑乃至賣文憑、送文憑,教學科研質量評估中大規(guī)模造假,金錢打點、疏通關系之類“學術外功夫”在課題申請、碩士博士授予權等純學術事務上大顯身手。至于與“權錢交易”雷同的“學術交易”更是屢禁不止。

另外,隨著高校在招生錄取、經(jīng)費使用、干部聘任等方面擁有的自主權越來越多,高校領導的權力也越來越大,個別領導甚至大權獨攬,滑向腐敗。

武漢科技大學原校長劉光臨、原黨委書記吳國民涉嫌收受賄賂,已被檢察機關查辦。此前,湖北美術學院原副院長李澤霖、三峽大學原黨委書記陳少嵐、湖北大學原副校長李金和等人職務犯罪案,都是主事者利用長期分管基建、招投標、設備物資采購、招生錄取等工作便利,為他人謀利益,收受學生家長、建筑商、承包商的賄賂,金額從幾萬元到上百萬元不等。

受訪專家認為,高校成為腐敗的一個高發(fā)區(qū),與高校“官本位”有直接聯(lián)系。“官本位”還造成人力資本嚴重浪費。在高?!肮俦疚弧惫芾砟J较拢陙?,有些高校教師變成行政權威的附庸,對教書育人和搞好科研失去了興趣和動力,有的甚至干脆另謀職業(yè)。一些學有所成的專家、學者和教授紛紛禁不住利益誘惑,轉而謀求各種行政職務,造成專業(yè)技術人才資源的大量浪費。

“任何人都會本能地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如果從事行政,比從事科研具有更大的收益,為何不追求行政放棄學術呢?”北京某高校教師向記者講述了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有一位參與國家 863科技項目的資深教授,從東北調到北京某高校,覺得當教授沒出路,第一次參加該校后勤處處長的競聘,落選。后來又參加該校保衛(wèi)處副處長的競聘,結果還是落選。按該校其他老師的說法:“只好很失落地繼續(xù)做教授。 ”

“教授治校”能否淡化“官本位”

在接受采訪時,不少教育界人士認為中國高校要發(fā)展,最重要的是要打破“官本位”,致力于在高校建立以教師為本、以學術為本的現(xiàn)代大學制度,平衡行政權力和學術權力,形成良好的學術環(huán)境和學術生態(tài)。

“評價一所學校,關鍵要看其培養(yǎng)人才的能力和學術研究水平,而不是看它屬于哪個行政級別。”全國政協(xié)委員吳正德對高校以行政級別劃分的做法十分不解,他認為,“我國提倡人才強國,決策者應該研究用什么措施來培養(yǎng)人才、管理人才、評價人才、鼓勵人才。首先要將‘官本位’思想趕出校園。 ”

在采訪過程中,有不少受訪者認為,要解決高?!肮俦疚弧眴栴},必須先處理好三個關系。首先,處理好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和高校的關系。按照《高等教育法》,大學擁有包括學科專業(yè)設置、教學活動組織、科學研究、招生等方面的辦學自主權。但現(xiàn)在很多高校的權力被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越俎代庖,高校的辦學自主權很小。

其次,取消大學行政級別,逐步實現(xiàn)高校校長職業(yè)化。在校黨委書記、副書記按有關規(guī)定由上級任命的情況下,大學校長可通過競聘產(chǎn)生,副校長在校長提名的基礎上,競爭上崗,逐步實現(xiàn)大學校長的職業(yè)化。

第三,處理好高校內部行政權力和學術權力的問題?,F(xiàn)代大學的四個主要標準是“職業(yè)治校、教授治學、學術自由、學生自管”,從這四方面看,中國的大學還有很大差距。解決這一問題,關鍵是要弱化行政權力,強化學術權力,使行政權力變?yōu)檎嬲饬x上的服務而非對學術的干預。

南開大學博士生導師齊善鴻教授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要解決高?!肮俦疚弧眴栴},還須依法民主治校。高校所作出的一切決策,都要通過民主化和科學化的程序,要高度重視師生員工的意見和建議,并把這些意見和建議作為制定決策和部署工作的重要依據(jù)。同時強化服務意識。高校的服務和管理本質是“以人為本”和“教學至上”,行政系統(tǒng)要強調服務第一,管理第二。

齊善鴻認為,教授委員會要成為民主監(jiān)督機構,校長每年要向教授委員會匯報工作,教授們的意見不能只是說了沒人理、理了沒人做;校長要接受教授委員會評議,并以此作為校長工作業(yè)績和獎勵的依據(jù);此外,還要調整和優(yōu)化利益分配制度。高校在制度、政策和機制上,尤其是在利益分配上,要向一線教師傾斜,確保教學科研做得不錯的教師收入不低于行政領導。在所有的措施中,最關鍵的就是教授們的民主參政權得到什么程度的尊重和落實。

實際上,要破解高?!肮俦疚弧?,不是簡單地否定現(xiàn)在的行政體系,而是按照科學管理的原理建構起科學的高校管理體制。在高校成立教授委員會,把教授委員會作為學院的決策機構,實現(xiàn)集體決策制,避免由行政管理人員一方主導的局面。這樣,建立在平等交流、民主協(xié)商基礎上的決策,往往就會更加科學。

當然,依現(xiàn)時的國情,高校制度的真正改革并不完全取決于大學本身,它還依附于國家行政管理體制的改革。從這一點觀察,重樹現(xiàn)在高校獨立的學術精神,從“官本位”回歸“學本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