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伊豆的鳴澤山菩提樹和櫻樹長勢茂密的山腰里,靜靜地站立著一座3米高的鐵褐色陶制合掌觀音像,它的旁邊有一座簡陋的殿堂。觀音像與殿堂之間的小徑左側濃蔭下,豎立著日本前首相吉田茂題寫的"七士之碑"。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東條英機等七名大戰(zhàn)犯被判以絞刑處死,他們摻雜著塵芥的細碎骨殖就被秘密地埋藏在這里。他們的靈位被悄悄地供奉在靖國神社。
廣布日本各地的靖國神社,是國家的軍事祭壇。它的"神",是在戰(zhàn)爭中陣亡者的靈魂。其大部分是死于侵華戰(zhàn)爭及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的234萬余亡靈。
1975年8月15日正午12時過后,在東京靖國神社的靈堂里,一張臉自默哀中緩緩抬起。他是日本首相三木武夫,是戰(zhàn)后第一個參拜靖國神社的總理大臣。
水流風轉。此后,這張臉疊變?yōu)楦L雉穹?、大平正芳、鈴木善幸、中曾根康弘等歷屆首相的臉。
時至1994年8月15日。
東京的上空沒有一片云。上午10點過后,氣溫上升到攝氏35度,靖國神社被沉悶焦躁的氣氛所籠罩。外苑步道上,正在召開第八屆追悼戰(zhàn)歿者中央國民集會。主持人抓著麥克風嘶喊:"大東亞戰(zhàn)爭是日本自衛(wèi)的戰(zhàn)爭!"他脖子上的筋脈像蚯蚓一樣拱動。嘈雜的人群里有人用手帕擦拭眼窩和額頭。一個老和尚身披袈裟,頭戴一頂棒球帽,在烈日下木愣地舉著標語牌。大殿入口處的陳列窗里,展示著一個"在支那江蘇省戰(zhàn)死"的陸軍中尉的家書。離此處不遠的一棵樹下,高木拉著素不相識的人與他合影。他剛滿18歲,嚴嚴整整地穿著40年代的日軍軍服,濕透的脊背上散發(fā)出霉腐的氣味。
中午12時,喇叭里響起《君之代》的樂聲,參拜的人群垂首默哀。接著,鬧哄哄的喧嘩和口號聲打破了靜默。一個佩帶指揮刀的舊軍官率領一撥子年過70的舊軍人來到大殿前。他們有的身穿"大日本帝國海軍"白色軍服,有的是著綠軍衣、背鋼盔的陸軍士兵裝束,還有的穿著飛行服、頭戴狗皮帽子,類似舊時的飛行員。前面一隊吃力地舉著三八大蓋槍,打開的刺刀直刺青天,中間一隊漓漓拉拉地摻和著吹奏軍號,后邊一隊端臂敬禮,操演得煞有介事。他們的頭上還垂萎著一面旗兒,老胳臂顫巍巍地一揮,才露出"關東軍第十七方面軍鬼魂部隊"的旗號來。
在靖國神社的旁門,停滿了高級車輛,光是上午就有6名內閣大臣和68名國會議員來此參拜。
在這個鬧騰騰的場景后面,有一個陰暗的聲音久久不散。就在這一年的5月3日,它又借羽田內閣法務大臣永野之口說道:日本侵略亞洲國家是"解放殖民地",南京大屠殺是"捏造"的。稍晚,它再假村山內閣環(huán)境廳長官櫻井之口說出如下的話:"與其說是侵略戰(zhàn)爭,毋寧說幾乎所有的亞洲國家托它的福,從歐洲殖民地的支配下獲得獨立","只不過半個世紀,整個亞洲便出現經濟繁榮的氣勢,也使它們的民族強盛起來"。
天地又變得混沌無序了。每當這個時候,歷史老人就走了出來,固執(zhí)地進入了回憶。
時光回溯到1945年8月15日。
凌晨。
在東京國會大廈附近的陸相官邸里,阿南惟幾身穿擔任侍從武官時天皇賜給的襯衣,與內弟竹下中佐盤坐對飲。他們之間的臥桌上攤開兩張紙,有一張被撕去半截,濺上了酒水。竹下默讀著紙上的文字。
深沐皇恩之身,無后事可托。
我以一死謙恭地向皇上懺悔我的大罪。
1945年8月14日夜 陸軍大臣阿南
他們又對飲了一杯御賜清酒。竹下不動聲色地說:"你這樣做也許是合適的。"阿南沉吟有頃,語音幽悶地說:"我很高興。"他知道內弟原是想來商議政變之事的。在他看來已無此必要。
遠處傳來一記槍響,門外走過重靴嘈雜的聲音。已是凌晨4點多鐘了,竹下低著腦袋說:"將軍,天快亮了。"說完便起身離開了房間。
開天辟地的天照大神呵,起于海水之上的颶風呵,忠勇威猛的武士道精神呵,已不能救我于厄運了。"八?一宇"的理想像春之危冰一樣顫栗著脆弱的晦光。此時,阿南的身體里升騰起昏暗哀切的《安邦曲》:
長眠在靖國之宮的神靈啊,
你要經常回到母親的夢中……
時候到了。在悲涼的旋律中,他緩步走到門外的走廊里坐下,面朝皇宮的方向,按照武士道的方式,把寒冷的匕首頂住腹部深深地捅了進去。忍著淋漓的痛楚,他向右剜了一下,又把刀尖向上一挑,沁著腥紅血液的腸子流了出來。猛然間他又痙攣著拔出匕首,僵硬地插進了喉管。創(chuàng)口竟然沒有出血。伴隨著朦朧的知覺,他發(fā)出了獸類的呻吟。
這一切被并未離去的竹下看在眼里。他走過來,垂睇著姐夫痛苦抽搐的臉,摘下姐夫手中的血刃,往他的頸背使勁刺了下去。按照武士道的"介錯"規(guī)矩,他本應砍下姐夫的頭顱。事畢,他把掛滿勛章的軍服披在阿南涼下去的身體上。
是日中午12時整,廣播里奏過莊嚴的國歌《君之代》之后,傳送出天皇哽澀而蒼涼的玉音。天皇以"忍其所難忍,堪其所難堪"的心情宣讀了《終戰(zhàn)詔書》。
大日本帝國沉淪了。
惡魔導演的戰(zhàn)爭落下了血腥大幕,另一幕緊接著開啟了。1945年9月11日,盟軍司令部下達了逮捕戰(zhàn)爭罪犯的命令。繼而在東京、南京等地設立了審判戰(zhàn)犯的軍事法庭。昔日高舉紅日圖騰,茹毛飲血、野蠻兇殘至極的東方霸主;把戰(zhàn)火燃遍整個亞洲東部和太平洋地區(qū),幾乎燒焦半個地球的暴徒;在中國實行"三光"政策,制造了無數慘絕人寰兇案的千古罪孽,被押上了歷史的被告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