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文學(xué)知識(4)

開心學(xué)國學(xué)(青少版) 作者:王平芳


35.D

知識點:南唐后主李煜,工書,善畫,洞曉音律,詩,詞、文皆通,以詞的成就最為突出。降為宋朝囚徒后,其詞幾乎都是抒寫對昔日生活的懷念和傾泄變?yōu)榍敉胶蟮纳畎Ь尥?。其中“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彼Q“故國”,即為五代十國時期的南唐。

36.C

知識點:《迢迢牽牛星》,選自《古詩十九首》,是十九首中的第十首。其中“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這幾句詩化用《詩經(jīng)·大東》“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而來,詩句為我們傳達(dá)出一種雖是哀怨,卻有一種剛強之美,雖是哽咽不能語,也自是一種倔強和堅持的情感。

37.C

知識點:白衣卿相柳永,北宋詞人,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以上評語出自宋仁宗對柳永科考試卷的點評,后柳永被人戲稱為“奉旨填詞柳三變”。他以畢生精力作詞,并以“白衣卿相”自許。且他的詞流傳很廣,“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

38.B

知識點:《月夜》是杜甫困居長安時所作,表達(dá)了對離亂中的妻子家小的深切掛念。情深意真,明白如話,絲毫不見為律詩束縛的痕跡?!对乱埂啡姙椤敖褚灌~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p>

39.B

知識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一位朋友要遠(yuǎn)去四川做官時,王勃的贈別之作。以全詩整體情況來看,“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二句,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難阻”的情景,在安慰朋友的同時,也慰藉自己,是一句千古流傳的名句。

40.B、D

知識點: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瞞、吉利,沛國譙人。東漢末年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xué)家、詩人。在政治軍事方面,曹操消滅了眾多割據(jù)勢力,統(tǒng)一了中國北方大部分區(qū)域,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chǔ)。文學(xué)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動下形成了以“三曹”為代表的建安文學(xué),在文學(xué)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筆。李斯,字通古。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xué)家和書法家。

41.A、C、E

知識點:初唐四杰,初唐文學(xué)家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的合稱?!盁o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出自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出自楊炯《從軍行》;“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出自駱賓王《詠蟬》。

42.B

知識點:駱賓王《在獄詠蟬》:“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露重飛難進(jìn),風(fēng)多響易沉?!逼渲小奥吨仫w難進(jìn),風(fēng)多響易沉”意思是說:秋天霜露很重,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蟬翼沾滿了濕潤的露珠,寒蟬很難舉翅高飛;秋風(fēng)颯颯,淹沒了寒蟬悲悲戚戚的叫聲。

43.D

知識點:劉禹錫,字夢得,浙江嘉興人。其名篇《石頭城》、《烏衣巷》兩詩均作于石頭城。石頭城,在今南京市西清涼山上,三國時孫吳就石壁筑城戍守,稱石頭城,后人也每以石頭城指建業(yè)。石頭城又稱金陵,即為現(xiàn)在的南京,六朝古都。這些朝代,國祚極短。在它們悲恨相續(xù)的史實中包含極深的歷史教訓(xùn),所以金陵懷古后來幾乎成了詠史詩中的一個專題。

44.D

知識點:丘遲,南朝梁文學(xué)家。字希范,吳興烏程(今浙江湖州市)人。其父靈鞠,為當(dāng)時文人。初仕齊,官殿中郎。入梁,官司空(一作司徒)從事中郎。詩文傳世者不多,所作《與陳伯之書》,勸伯之自魏歸梁,是當(dāng)時駢文中的優(yōu)秀之作。

45.C

知識點:北宋慶歷六年,一代名臣范仲淹應(yīng)朋友之約,為重修的岳陽樓作記,千古名文《岳陽樓記》于是誕生?!跋忍煜轮畱n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是范仲淹的名句,即出自《岳陽樓記》,意思是,在天下人的憂愁之先就憂愁,在天下人的快樂之后才快樂,表現(xiàn)了作者憂國憂民的思想。

46.A

知識點: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以仙侶比喻情侶。青鳥是一位女性仙人西王母的使者,蓬山是神話傳說中的一座仙山,所以這里即以蓬山用為對方居處的象征,而以青鳥作為抒情主人公的使者出現(xiàn)。這個寄希望于使者的結(jié)尾,并沒有改變“相見時難”的痛苦境遇,不過是無望中的希望,前途依舊渺茫。此處用“青鳥”來表現(xiàn)“相見難”。

47.D

知識點:曲,在元代又稱為詞余、新樂府。一般而言,曲即元曲。散曲興起于金,興盛于元,體式與詞較為相近??稍谧?jǐn)?shù)定格之外另加襯字,較多使用口語。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時期。一般來說,雜劇和散曲合稱為元曲,是元代文學(xué)主體。不過,元雜劇的成就和影響遠(yuǎn)遠(yuǎn)超過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單指雜劇,元曲也即“元代戲曲”。

48.B

知識點:南宋末年,文天祥在廣東兵敗被元軍俘虜,并被帶往北方囚禁,途中經(jīng)過零丁洋,便寫了“過零丁洋”詩來抒發(fā)國破家亡的抑郁。其詩的下半闕如下:“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9.D

知識點:李白《古風(fēng)》,共59首,是以古諷今、寄慨抒懷的五言古詩。詩的主題是感慨懷才不遇。“世無洗耳翁,誰知堯與跖”中“洗耳翁”指許由。據(jù)皇甫謐《高士傳》說,堯曾想讓天下給許由,許由不接受,認(rèn)為這些話污了他的耳朵,就去水邊洗耳,并逃往箕山,農(nóng)耕而食。世人視許由為不慕榮利的人。

50.D

知識點:“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出自李商隱《無題》,為該詩頷聯(lián)。以“春蠶”和“蠟燭”一對最富有表現(xiàn)力的比喻,來抒寫強烈的相思和至死不渝的愛情?!敖z”與“思”諧音雙關(guān),作者移情于物,表現(xiàn)情思的纏綿沉痛,是全詩最精彩的部分,堪稱千古絕唱。

51.A

知識點:蘇軾,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人稱其為“蘇東坡”。北宋著名文學(xué)家、書畫家、詩人,豪放派詞人代表。蘇軾的文學(xué)觀點和歐陽修一脈相承,但更強調(diào)文學(xué)的獨創(chuàng)性、表現(xiàn)力和藝術(shù)價值。蘇軾散文(小品文)著述宏富,與韓愈、柳宗元和歐陽修三家并稱。文章風(fēng)格平易流暢,豪放自如。如《赤壁賦》等,均是這方面的名篇。

52.A

知識點:“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出自辛棄疾《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南鄉(xiāng)子》是詞牌名。“登京口北固亭有懷”是題目。這是一首頗具諷刺鄙視意味的小詞。作者用犀利的筆觸,活畫出洪邁出使金國喪志辱節(jié)的丑態(tài),宛然一幅絕妙的諷刺漫畫。

53.D

知識點:中國古代散文在宋代最后定型,唐宋散文八大家中,宋占其六。其間名家輩出,構(gòu)筑了宋文發(fā)展的繁榮景觀。與唐代散文相比,宋代散文的特色在于:內(nèi)容上,和現(xiàn)實緊密結(jié)合,多論政與論道之文,其中又帶有強烈的憂患感與危機感;風(fēng)格上,趨于平易自然、條達(dá)疏暢;藝術(shù)表現(xiàn)上,喜好議論并善于議論,一些政論、史論還往往借題發(fā)揮。由此可見,南宋主要以議論性散文成就最高。

54.C

知識點:元好問是金代著名詩人和文學(xué)理論批評家。元好問論詩主張?zhí)烊徽娲?,反對堆砌雕琢,重視獨?chuàng)精神,宣揚恢復(fù)建安以來詩歌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是位有獨到見解的詩歌評論家。元好問的《論詩三十首》是繼杜甫之后運用絕句形式比較系統(tǒng)地闡發(fā)詩歌理論的著名組詩。他評論了自漢魏至宋代的許多著名作家和流派,表明了他的文學(xué)觀點,對后世有重要影響。

55.B

知識點:關(guān)漢卿,元代雜劇作家,號已齋(一作一齋)、己齋叟,大約生于金代末年,大都人。與馬致遠(yuǎn)、鄭光祖、白樸并稱為“元曲四大家”,關(guān)漢卿位于“元曲四大家”之首,是中國古代戲曲創(chuàng)作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南呂·一支花·不伏老》是關(guān)漢卿的自述,用通俗自然的語言,塑造了一個多才多藝而又玩世不恭的市民階層知識分子形象,以此表示對封建制度、封建禮教桎梏人性的反叛。以上選段即出自該作品。

56.A

知識點:《北宋志傳》,現(xiàn)存較早的版本有萬歷年間建陽余氏三臺館本,與《南宋志傳》(此書主要寫宋太祖故事,內(nèi)容與書名不甚相合)合刊,共20卷。作者不詳,或謂嘉靖時熊大木編。書寫北宋末楊家將抗擊契丹入侵的故事,屬于歷史演義小說。內(nèi)容相類的小說另有《楊家府演義》8卷,初刊于萬歷三十四年,大約從前者演變而來。

57.B

知識點: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人。工于詞,為豪放派詞人代表,風(fēng)格沉郁頓挫,悲壯激烈,人稱“詞中之龍”,與蘇軾并稱“蘇辛”?!奥淙諛穷^,斷鴻聲里,江南游子”出自辛棄疾名篇《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作于作者南歸做建康通判期間。偶有登臨周覽之際,作此詞一抒郁結(jié)心頭的悲憤之情。

58.A、B、E

知識點:辛派詞人,是南宋受辛棄疾的影響而產(chǎn)生的一個詞派。主要有陳亮、劉過、劉克莊等。他們在辛棄疾的影響下,用詞來抒發(fā)愛國情感,豪放慷慨如辛棄疾,但題材不如辛詞廣,風(fēng)格不如辛詞多樣。多以議論為詞,以文為詞,過于直率,不如辛詞蘊藉。

59.A

知識點:《花間集》,晚唐五代詞選集。10卷,選錄唐末五代詞500首。編者趙崇祚,字弘基。生平事跡不詳。據(jù)歐陽炯《花間集序》,此集當(dāng)成書于后蜀廣政三年,其時趙崇祚為衛(wèi)尉少卿。在1900年敦煌石室藏《云謠集》發(fā)現(xiàn)之前,《花間集》被認(rèn)為是最早的詞選集。

60.A、C、D、E

知識點:宋代是詞這一文學(xué)體式發(fā)展的頂峰時期,涌現(xiàn)出了一大批偉大的詞人,也出現(xiàn)了許多傳世名作。《六一詞》為北宋詞人歐陽修所著;《樂章集》為北宋婉約派代表詞人柳永所作;《東坡樂府》為北宋豪放派大家蘇軾蘇東坡所作;《珠玉集》為北宋詞人晏幾道所著。

61.A

知識點:念奴嬌,念奴是唐天寶年間著名歌妓,調(diào)名本此,是詞牌名。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逼渲兴浮爸芾伞保礊槿龂鴷r期東吳名將周瑜。

62.B

知識點:喬吉,元代雜劇家、散曲作家。一稱喬吉甫,字夢符,號笙鶴翁,又號惺惺道人。劇作存目十一種,有《杜牧之詩酒揚州夢》、《李太白匹配金錢記》、《玉簫女兩世姻緣》三種傳世。其中《杜牧之詩酒揚州夢》,又稱《揚州夢》,是敘述唐代詩人杜牧風(fēng)流韻事的雜劇作品。

63.D

知識點:姚燧,元代文學(xué)家。字端甫,號牧庵,原籍營州柳城(今遼寧朝陽),遷居河南洛陽。姚燧以散文見稱。宋濂撰《元史》說他的文辭,閎肆豪剛,“有西漢風(fēng)”。黃宗羲甚至說他的文“非有明一代作者所能及”(《明文授讀序》),有元代前期“盛世之音”一說,后人對其稱頌備至。

64.A

知識點:宋濂,明朝開國元勛,字景濂,號潛溪,別號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謚號文憲。浦江(今浙江浦江)人,明初文學(xué)家。宋濂是“開國文臣之首”。他堅持散文要明道致用、宗經(jīng)師古,強調(diào)“辭達(dá)”,注意“通變”,要求“因事感觸”而為文,所以他的散文內(nèi)容比較充實,且有一定的藝術(shù)功力。

65.A

知識點:《浣紗記》,根據(jù)中國明代傳奇作品《吳越春秋》而改編的昆曲劇目,是最早采用魏良輔改造的昆腔進(jìn)行創(chuàng)作的傳奇。原名《吳越春秋》,作者梁辰魚,字伯龍,號少白,江蘇昆山人。它借中國春秋時期吳、越兩個諸侯國爭霸的故事來表達(dá)對封建國家興盛和衰亡歷史規(guī)律的深沉思考。

66.B

知識點:《牡丹亭》全名《牡丹亭還魂記》,即《還魂記》,也稱《還魂夢》或《牡丹亭夢》,是明朝劇作家湯顯祖的代表作之一,描寫杜麗娘和柳夢梅的愛情故事。與其《紫釵記》、《南柯記》、《邯鄲記》并稱為“臨川四夢”。明朝人沈德符稱“湯義仍《牡丹亭夢》一出,家傳戶誦,幾令《西廂》減價?!?/p>

67.A

知識點:《長生殿》,傳奇劇本,清初洪升作。歷十余年始成,曾三易其稿,初《沉香亭》,繼改稱《舞霓裳》,三稿之后,始在北京定今名。有稗畦草堂本、文瑞樓刊本、《暖紅室匯刻傳奇》本等流傳。劇本從多方面反映社會矛盾,將百姓的困苦和宮廷的奢華生活作了對比,愛憎分明。清宮內(nèi)廷嘗演此劇,北京的聚和班、內(nèi)聚班等班社都以演此劇而聞名。

68.C

知識點:黃景仁,清代詩人。字漢鏞,一字仲則,號鹿菲子,陽湖(今江蘇省常州市)人。北宋詩人黃庭堅的后裔。“千家笑語漏遲遲,憂患潛從物外知”出自黃景仁《癸巳除夕偶成》,全詩為“千家笑語漏遲遲,憂患潛從物外知。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p>

69.B

知識點:《定庵文集》及《續(xù)集》的作者是清代的龔自珍。龔自珍原名鞏祚,字璱人,號定庵,浙江仁和人。龔自珍一生著述豐富。他在22歲時就自編了一部文集,題名《佇泣亭文集》,后又編成《定庵古文》兩卷,均是稿本。龔死后,魏源根據(jù)其子龔橙的存稿,選編《定庵文錄》,并為之序,但未刊刻。后又多次編排,得以保存至今。

70.D

知識點:俞萬春《蕩寇志》,接續(xù)金圣嘆評本之七十回水滸傳而作,是所有水滸系列作品中唯一立場相對的一本著作(金圣嘆評本之立場有正反兩說,尚無定論),因作者生于清際太平天國亂前,國內(nèi)盜賊橫生,作者有感于當(dāng)時中國受盜賊橫行之苦,因而深惡盜賊,并進(jìn)而著書立論,對宋江等人深惡痛絕,凡梁山泊上一干人等,幾乎都無好下場。

71.B

知識點:耶律洪基,即遼道宗,契丹名查剌。好漢文化,習(xí)儒學(xué),所作詩賦很多,編為《清寧集》。其詩《題李儼黃菊賦》通過巧妙聯(lián)想,寫出秋菊獨傲風(fēng)寒的異質(zhì),并以此抒發(fā)詩人的敬慕之情,極富韻致。全詩為“昨日得卿《黃菊賦》,碎剪金英填作句。袖中猶覺有余香,冷落西風(fēng)吹不去。”

72.A

知識點:歸有光,明代散文家。字熙甫,又字開甫,別號震川,又號項脊生,是“唐宋八大家”與清代“桐城派”之間的橋梁,被稱為“唐宋派”。提倡唐宋古文,所作散文樸素簡潔,善于敘事。著有《三吳水利錄》、《易圖論》、《震川文集》、《震川尺牘》、《震川先生集》等。

73.A、B、C

知識點:“四大奇書”,又稱“明代四大長篇小說”,是指《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水滸傳》(作者:施耐庵)、《西游記》(作者:吳承恩)、《金瓶梅》(作者:蘭陵笑笑生)。這四部小說被明末著名通俗文學(xué)家馮夢龍稱為“四大奇書”,這一稱謂一直沿用至今。它們分別開創(chuàng)了歷史演義傳統(tǒng)、英雄傳奇?zhèn)鹘y(tǒng)、神魔小說傳統(tǒng)和世情小說傳統(tǒng)。

74.A

知識點:《聊齋志異》,清代短篇小說集,是蒲松齡的代表作?!读凝S志異》是一部具有獨特思想風(fēng)貌和藝術(shù)風(fēng)貌的文言文短篇小說集,代表著清代文言短篇小說主導(dǎo)潮流和正確方向。多數(shù)小說是通過幻想的形式談狐說鬼,但內(nèi)容卻深深地扎根于現(xiàn)實生活的土壤之中,曲折地反映了蒲松齡所生活時代的社會矛盾和人民的思想、愿望,熔鑄了作家對生活的獨特感受和認(rèn)識。

75.C

知識點:納蘭性德以詞聞名,現(xiàn)存詞349首,哀感頑艷,有南唐后主遺風(fēng)。悼亡詞情真意切,痛徹肺腑,令人不忍卒讀,王國維有評:“北宋以來,一人而已”。朱祖謀云:“八百年來無此作者”,潭獻(xiàn)云“以成容若之貴……,而作詞皆幽艷哀斷,所謂別有懷抱者也”,當(dāng)時盛傳,“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都{蘭詞》傳至國外,朝鮮人謂“誰料曉風(fēng)殘月后,而今重見柳屯田”。

76.D

知識點:《長生殿》,初名《沉香亭》,繼稱《舞霓裳》,最后才定名為《長生殿》。該劇取材于唐代詩人白居易《長恨歌》和元代白樸雜劇《梧桐雨》,全劇共五十出,講述的是唐明皇與楊玉環(huán)的故事,劇本從多方面反映社會矛盾,將百姓的困苦和宮廷的奢華生活作了對比,愛憎分明。

77.C

知識點:《三國演義》全稱為《三國志通俗演義》,是我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小說,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小說描寫了東漢末年和整個三國時代以曹操、劉備、孫權(quán)為首的魏、蜀、吳三個政治、軍事集團(tuán)之間的矛盾和斗爭。該句就出自《三國演義》卷首語,以此來說明東漢末年戰(zhàn)亂頻繁,政權(quán)交替。

78.A

知識點:《紅樓夢》中有這樣的描述:“寶玉佩帶的‘通靈寶玉’,大如雀卵,燦如明霞,瑩潤如酥,正面刻著‘通靈寶玉’四字,還有‘莫失莫忘,仙壽恒昌’八字,背面刻有‘一除邪祟,二療冤疾,三知禍福’。”而“不離不棄,芳齡永繼”是寶釵金鎖上所刻之字。

79.B

知識點:明清白話短篇小說之成就主要體現(xiàn)在擬話本的創(chuàng)作方面。所謂擬話本,一般指模擬說書人底本創(chuàng)作的案頭小說。它是中國古典小說的一種,是由文人模仿話本形式編寫的小說,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最早應(yīng)用這一名稱,指的是宋元時代產(chǎn)生的《大唐三藏法師取經(jīng)記》和《大宋宣和遺事》等作品。篇首一般指作品開頭的一首詩、詞或者一詩一詞。

80.C

知識點:李漁,初名仙侶,后改名漁,字謫凡,號笠翁。生于雉皋(今江蘇如皋)。明末清初文學(xué)家、戲曲家。《十二樓》和《無聲戲》為李漁的擬話本小說,《十二樓》為清代著名孤本小說,《無聲戲》又名《連城璧》,取與“有聲戲”即戲曲相反之意,意在描繪一出出人生舞臺上的活劇。這兩本小說均為李漁擬話本小說,是清代擬話本小說成就最高的作品。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