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平假名的革命(2)

一本書讀懂日本史 作者:王光波


這一時期,日本沿海多次受到來自朝鮮半島海盜的襲擊,損失慘重,為了抵御海盜的侵襲,日本增加了國防開支,這讓原本就瀕臨崩潰的國家財政雪上加霜。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國家財政,菅原道真開始嘗試大膽的稅收改革,并于897年正式實施。

這一年,宇多天皇退位,年僅13歲的醍醐天皇即位。菅原道真和藤原時平被宇多天皇指定為輔佐醍醐天皇的重臣。雖然藤原時平的官位比菅原道真要高,但菅原道真學識淵博,經(jīng)驗豐富,遠非年紀輕輕的藤原時平可比,于是,菅原道真掌握了國政的主導權(quán)。

掌握國政的菅原道真繼續(xù)深化他的改革,這引起了貴族們的不滿,他們認為菅原道真是在獨斷專行。從898年開始,反對菅原道真的貴族不再出席議政會議,政務處于荒怠的狀態(tài)。與此同時,反對菅原道真的貴族們正在積極尋找新的領(lǐng)頭人,他們看中了藤原時平。

901年,藤原時平指使大納言源光、中納言藤原定國、藏人頭藤原菅根誣陷菅原道真要廢掉醍醐天皇,立齊世親王為天皇。醍醐天皇聽信了藤原派的一面之詞,下詔將菅原道真貶為九州太宰府次官,名為貶謫,實為流放。醍醐天皇下達詔書后的第5天,菅原道真離開了京城,他這一去再也沒能回來。

藤原時平掌握朝政實權(quán)后,繼續(xù)施行菅原道真的改革,然而他的改革也與菅原道真一樣,進行得不太順利。原本支持藤原時平的朝廷貴族并沒有配合他的改革措施,尤其是對于通過錄用考試而成為官僚的人來說,藤原時平的改革是在推翻他們安身立命的思想與制度,他們因此站到了藤原時平的對立面。藤原時平由此陷入了困境。

為了改變官僚們漢文至上的價值觀,藤原時平將目光落到了自己鐘情的平假名上面。他決定編寫一部用平假名書寫的和歌集,向官僚們宣布新時代的到來。

藤原時平召集了紀貫之、紀友則、凡河內(nèi)躬恒、壬生忠岑等人,比起漢詩,這些人更擅長寫和歌。他們收集了貴族家的舊和歌集,然后將里面的內(nèi)容用平假名進行改寫。編寫者們每天廢寢忘食工作到深夜,不斷討論、修改,整個編寫工作持續(xù)了三年時間。

905年,藤原時平將所編成的和歌集取名為《古今和歌集》,并將之獻給醍醐天皇。藤原時平認為“大和之歌以心為源,意廣而情深”,以此高調(diào)宣揚平假名的巨大功用?!豆沤窈透杓烦蓵?,逐漸成為各級官僚必看的案頭書,漢文至上的意識也隨之逐漸淡化。在這以后的四年間,藤原時平成功改革了財政制度,史稱“延喜改革”。

平假名成為正式文字以后,日本本土文學也有了進一步發(fā)展,孕育出了世界第一部長篇小說《源氏物語》,以及清少納言的散文集《枕草子》等平假名作品。以平假名為代表的日本國風文化在建筑、服飾等領(lǐng)域廣泛盛行。

909年4月,藤原時平離開了人世,享年39歲。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