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結果決定職場命運(5)

老板只要結果 作者:博陽


卡爾?霍恩受聘一家保險公司的保險業(yè)務員后,每天早上出門工作之前,用五分鐘的時間看著鏡中的自己,并充滿自信地對自己說:“你是最棒的保險業(yè)務員!今天你就要證明這一點,明天也是,天天都是如此!”

正是因為有了這份自信心,卡爾?霍恩從來沒有因為別人的拒絕或冷漠的態(tài)度而退縮、失望。他要在今天,在此時此刻證明自己就是最棒的。僅僅半年之后,卡爾?霍恩就成為了全公司最頂尖的保險業(yè)務員。

總之,炫目業(yè)績的獲得,憑借的決不是安逸的空想,而是踉蹌中的執(zhí)著,逆境中的自信,艱苦中的勤勉和奮發(fā),是在任何環(huán)境中扎實工作的敬業(yè)精神。正是這些精神,賦予每位優(yōu)秀員工以強勁的工作動力,使他們能夠出色地完成任務且沒有任何困難。

把工作當作一項事業(yè)來做,把自己的職業(yè)生涯與工作聯系起來,你就會覺得自己所從事的是一份有價值、有意義的工作,并且從中可以感覺到使命感和成就感,從而徹底改變渾渾噩噩的工作態(tài)度。

不重苦勞重功勞,不重過程重結果

每天早上你都充滿熱情地去工作,而每天晚上又是拖著疲倦的身體回到家。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可能你已經成為老板眼中最勤奮的人,而且老板也經常用“勞苦功高”來表揚你,并向你承諾會給你加薪,但時間證明了那只是一句空話。時間長了,你就抱怨老板言而無信,抱怨自己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為何換不來老板的一點物質上的獎勵呢?

請不要再迷惑了,讓我們先理清“功勞”與“苦勞”這兩個概念。功勞是針對企業(yè)目標或產出而定的,只有當員工的所作所為有助于達成企業(yè)目標時,我們才可以說這位員工立下了功勞。苦勞則是針對員工所付出的精力而言,與企業(yè)目標并不相關;因此,才有所謂“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現象。

在企業(yè)中最受重視的員工,并不是那些只知道埋頭苦干的員工,只有那些出成果、重成效的員工,才最有發(fā)展前途。著名的IT企業(yè)聯想集團有這樣一個理念:“不重過程重結果,不重苦勞重功勞?!逼髽I(yè)里最重視的是你的“功”,而不是你有多“苦”。作為一名員工,你要追求的不是“苦勞”,而是“功勞”。

“不重過程重結果,不重苦勞重功勞”這是經濟時代的新法則,做任何事情都要特別強調有一個結果。我們不僅要做事,更要做成事。在工作中,你會發(fā)現有這樣的現象——領導安排同樣一件事情讓兩位員工去做。其中的一位每天早來晚走,周末也不休息,弄得身心憔悴,不但工作效率低下,還會經常抱怨工作壓力大。但是,由于他沒有達到老板的預期結果,領導對他總是很不滿意,但礙于情面,只是簡單批評幾句。另外一位員工,從不需加班加點,很輕松地就把事情做的很好,并隨時把工作進度報告給領導,領導對他總是笑臉相迎,經常表揚他。這樣的現象,在我國完全處于公有制階段時表現的可能不明顯,甚至第一種員工可能會得到更多的表揚,但是在當代社會,領導重視能出結果的員工的情況,越來越普遍了。主要的原因是我們已經進入了市場經濟的新時代,那些光知道苦干、窮忙的人,越來越得不到認可,尤其對裝忙的人更是嗤之以鼻。社會正越來越認可一個新的理念:做任何事情都要講究效率和效益,要用結果說話!這是新的職場游戲規(guī)則,你不遵循新的游戲規(guī)則,則注定要出局。

古羅馬皇帝哈德良曾經碰到過這樣一個問題。他手下有一位將軍,跟隨自己征戰(zhàn)多年,頗有戰(zhàn)功。有一次,這位將軍覺得自己勞苦功高,應該得到提升,便在皇帝面前提到這件事?!拔覒撋礁匾念I導崗位,”他說,“因為我經驗豐富,參加過10次重要戰(zhàn)役?!惫铝蓟实凼亲R才的人,他并不認為這位將軍有能力擔任更高的職務,于是他隨意指著拴在周圍的驢子說:“親愛的將軍,好好看看這些驢子,它們至少參加過20次戰(zhàn)役?!?/p>

職場如戰(zhàn)場,職場當中沒有苦勞,只有功勞。經驗與資歷固然重要,但這并不是衡量能力的標準。資歷不是能力,不能靠資歷吃飯,否則,職場之路將越走越窄。試想一下,如果你在工作中的每一階段總能找出更有效率、更經濟的辦事方法,你就能不斷提升自己,就有可能被長遠地委以重任,成為企業(yè)不可或缺的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