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翟讓手下的徐世?也被亂軍連砍帶劈,身受重傷。幸好李密敬重他是個人才,及時制止了士兵們的清洗行動,后來還安排他鎮(zhèn)守黎陽。
后來李密被王世充擊敗,走投無路之下前往長安投靠李淵。而他原先控制的土地,基本都在徐世?的統領之下。也就是說當時李密實際上就是光桿司令一個,徐世?才是有人有槍又有地兒的主。
沒有多少資本的李密在長安過得很不開心,而大地主徐世?卻選擇在這時修書一封,并派人送到了長安。信的內容主要是徐世?目前實際控制區(qū)的人口和軍隊的數量清冊,并表達了愿歸順大唐的誠意。
唉,李密拼死拼活的干了那么久,到頭來還是給別人做了嫁衣。
不過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人嘛,總歸是現實的動物。
說到這封信,有一個插曲一定要提一下。徐世?那封信的收信者并不是唐朝皇帝李淵,而是舊主李密。
李淵得知這一情況后感覺甚是奇怪,于是下令把送信人召進宮內仔細盤問。
這一盤問可不得了,后果很嚴重:李淵直接下詔封徐世?為黎陽總管、萊國公。不久后,又加封為右武衛(wèi)大將軍,賜姓李,加封其父李蓋為濟陰王。
呵呵,一個素未謀面的人,憑什么能夠得到如此高的榮譽?還賜李姓,難道是祖上的淵源?
還是讓我們從李淵的盤問說起吧。
李淵(板著臉,故作嚴肅狀):信中所寫何事?
送信人:啟奏皇上,乃是山東、河南一帶徐將軍統領之百姓、軍人清冊,以及歸順大唐之意。
李淵(繼續(xù)板著臉):那為何不直接寫成奏章呈給朕,反而寫給李密?莫非其中另有隱情?
送信人(惶恐狀,忙不迭磕頭搗蒜):吾皇明鑒,并無隱情。小的來長安之前,聽到徐將軍對手下說到,魏公已歸大唐,若是他自己上疏向皇上獻地,等于給自己邀功,反而彰顯了魏公的失敗,是他作為魏公舊人的羞恥。所以不如把相關情況編成清冊送交魏公,由魏公呈獻給皇上,以顯示魏公的誠意。
聽到這里,李淵的表情再也嚴肅不起來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臉的向往:這樣啊 徐將軍感德推功,實純臣也!
如果把我和徐世?掉個個兒,我很可能會選擇自己獻出土地,向政府表示忠心,以此打通自己上升的通道。換做其他人,相信這也是個不錯的想法,而且無可厚非。
可徐世?不是一般人,他深深懂得為人臣子之道,即使舊主大勢已去,依然衷心耿耿,不離不棄。這種人,正是開國皇帝李淵最想網羅的賢人。
后來李密反叛被殺,李世?(徐世?已經不再是這個人的名稱了)作為李密以前的重要下屬,不但沒有極力開脫與李密的關系,反而主動上疏,請求朝廷準許他收容李密的尸體,重新安葬。
這一近乎謀逆的舉動居然獲得了李淵的批準。接下來竟然是更加大膽的行為。
李世?帶著一幫原先李密的舊部,穿戴隆重的喪服,以君王的禮儀把李密安葬在黎山之南。
這不是“反唐復李”么?朝廷居然沒有反應?
朝廷當然有反應。
朝野上下全都感嘆李世?對舊主的忠義之情。
為什么李淵會容忍這樣的行為?最主要的一點,李淵從李世?把獻土地的功勞主動歸給李密的行為看出,此人一旦認定主人,就一定會忠心耿耿,至死不渝。
這種人,值得收服,為我所用!
事實證明,李世?在后來討伐王世充、竇建德的戰(zhàn)爭中緊密跟隨秦王李世民,“戰(zhàn)有功”,被竇建德抓住的老爹李蓋也被救了出來。隨后,李世?又率兵先后攻破劉黑闥等人,被提拔為河南大總管,并在李孝恭、李靖平定江南的戰(zhàn)斗中帶軍協助,立有大功。太宗登基后,任命他為并州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