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瓦崗軍的血腥清洗(1)

大唐這二百九十年:貞觀之路 作者:吃青菜的蝸牛


楊玄感掛了,李密在亂軍中僥幸逃出一命。只可惜長得實(shí)在是異于常人,他很快就被地方官抓住,作為要犯直接押往東都洛陽。

李密琢磨著,到了東都后基本是法律程序的沒有,直接鬼頭大刀的伺候,活命的希望小于0.0000000000001%,因此只能在路上動動腦筋,或許還能保住條小命。正好一同被押送的囚犯中不少身上都藏有財(cái)物(居然沒有被搜出來搶走),大家伙一合計(jì),錢財(cái)乃身外之物,命沒了,要錢也沒用啊。于是就合起伙來,湊了份子孝敬看守,很是低聲下氣地請求看守在他們死后幫著收一下尸,別讓狼啊什么的叼走就成。

誰跟錢有仇啊,再說幫人收尸也算是積德行善,看守們一口便答應(yīng)了,順理成章地下了水。接下來就是糖衣炮彈的猛轟,囚犯們輪流坐莊,看守們是每天大魚大肉,吃得不亦樂乎,再后來就直接以兄弟相稱,不分彼此了。

終于,在一個月黑風(fēng)高的夜里,看守們被灌得人事不省,囚犯們跑了個一干二凈。

重獲自由的李密又開始了驚心動魄的逃亡之旅。他先后拜訪過若干位仁人義士,可是對方懾于他的來頭和不吉利(楊玄感請他當(dāng)軍師,最后死得很慘)都不敢收容他。多少次和追兵們擦肩而過,卻又幸運(yùn)地虎口脫險(xiǎn)。多少個孤單的夜晚,他躺在破草鋪墊的地上,遙望著滿天的繁星點(diǎn)點(diǎn),心中不禁感慨萬分:哎,整天這樣?xùn)|躲西藏地也不是個事兒,想我堂堂七尺男兒,滿肚子文治武功無法施展不說,居然還讓這些走狗們攆得無處容身。不行,我得為自己覓個長久的容身之所!

可天下之大,何處才是李密的避風(fēng)港灣呢?思前想后,他想到了一個地方。

投奔翟讓的瓦崗軍!

翟讓的瓦崗軍在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但是這更多的要拜《隋唐演義》所賜。瓦崗寨中誠然走出了如尉遲敬德、程咬金等響當(dāng)當(dāng)?shù)娜宋?,但真正使它名留史冊的人,卻是李密。

初上瓦崗的李密再次為盛名所累!瓦崗軍中不少人反對收容李密。原因有二:

其一,他是因楊玄感兵敗逃出來的不祥之人;

其二,他是朝廷通緝的要犯,收容他等于公開與政府叫板,容易引火上身。

所以,不如干掉算了。天下三條腿的蛤蟆難找,兩條腿的人卻多的是,咱不差人。

于是,滿懷憧憬的李密剛一進(jìn)門就被控制住了,再一次光榮地成為階下囚。倒霉啊,政府軍和反政府武裝兩邊的牢都坐過了,也算難得的。

也是天不絕他李密。翟讓手下有個小弟叫王伯當(dāng)?shù)暮屠蠲芎苁?,李密就借了這層關(guān)系和翟讓說上了話。就這一席話讓翟讓對他的印象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下令立馬放人(遽釋之)。

這一席話,《新唐書》和《舊唐書》中都有記載,內(nèi)容大同小異。實(shí)際上也沒有什么特別之處,大致意思如下:

天下大亂,皇帝不在首都,外部戰(zhàn)事不利,國內(nèi)民怨沸騰,這是項(xiàng)羽、劉邦等人行大事的良好契機(jī)(以上為外部條件)。以足下的雄材大略(算是內(nèi)部條件),吸引豪杰,招募人馬,席卷兩京易如反掌(忽悠,接著忽悠)。楊氏(指隋政府)滅亡這等小case不過是時間問題罷了。

瞧瞧,這些話在歷史上出現(xiàn)的頻率是不是很高?直接引用到任何一個朝代末期都非常貼切,而且并未象諸葛亮的隆中對那樣指明戰(zhàn)略的方向,是又空又大的套話。

但是忽悠像翟讓這樣的山大王卻已經(jīng)是綽綽有余了。

當(dāng)時的翟讓只是一個占地為王的土匪頭子,只圖和兄弟們一起把酒快活,壓根沒有什么政治藍(lán)圖。李密這個知識分子一句話就把他提到了和項(xiàng)羽、劉邦一樣的高度,又忽悠一通“席卷兩京”,山大王翟讓仿佛已經(jīng)隱約瞅見了自己威風(fēng)凌凌地端坐在皇帝寶座上的情景。像楊廣那樣,翟讓牌氣球開始在瓦崗山頭迎風(fēng)飄揚(yáng)。韋小寶的那一句“千穿萬穿,馬屁不穿”實(shí)在是簡練而又全面的總結(jié)。

自那以后,翟讓便尊李密為上賓,讓他參與瓦崗軍的各項(xiàng)重要決策。而李密也不負(fù)重望,先是游說附近的幾伙小股變民與瓦崗軍完成了吸收合并,接著又用伏兵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