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江忠源:悲壯先驅(qū)(2)

帝國余暉 作者:王紀(jì)卿


江忠源的秉性烙印了湘南山地人的特色,樸質(zhì)醇厚,豪爽不羈。所以年輕的江秀才不是中規(guī)中矩的斯文種,常常有出軌的行為,既愛賭錢,又找小姐,在社會上率性玩耍。

奇怪的是,江忠源并未因嫖賭荒廢學(xué)業(yè),竟然在二十五歲考取了舉人。他的中舉在新寧是一大盛事。此地自清朝開國以來,讀書人都與中舉無緣,江忠源破了天荒。

江忠源中舉之后,便進京參加會試,初次考試落第,暫且居住京城。由于行為不檢點,京城的秀才們不屑于跟他交往。但是,他的古道熱腸和樂于助人,漸漸使人們扭轉(zhuǎn)了對他的看法。特別是在他進京六七年后,在京城做官的湘鄉(xiāng)人曾國藩和他一見如故,憑借自己的影響,使輿論向有利于江忠源的方向發(fā)展。

那次會面,是由湘陰人郭嵩燾引見,賓主談話無拘無束。幾個讀書人居然沒有切磋學(xué)問,也不談國事,只聊市井瑣事,不時開懷大笑。江忠源毫無掩飾,胸襟坦蕩,俠氣酣暢,曾國藩竟有相見恨晚的感覺。目送他出門時,回頭對郭嵩燾說:“京師求如此人才不可得。此人他日當(dāng)辦大事,必立功名于天下,然當(dāng)以節(jié)義死?!?/p>

郭嵩燾一愣,問道:“滌兄為何如此判斷?”

“凡人言行,如青天白日,毫無文飾者,必成大器?!痹鴩卮?。

江忠源的直率,也許正是曾國藩和許多文士所缺乏的品質(zhì)。年輕人最難抵抗人生享樂的誘惑。面對女人、美食和玩樂,此時的曾國藩心中也是波瀾起伏,但他非但不敢放浪形骸,還要在內(nèi)心做劇烈的掙扎,到日記中拷問自己的品性。他看到江忠源能夠心口如一,愛飲嗜賭,垂涎美色,并不藏掖,于是欽佩油然而生,非但能夠包容,還向別人推薦。

曾國藩在江忠源身上看到的不是瑕疵,而是優(yōu)點。他洞察了江忠源的俠義獻身精神。他的預(yù)言性的評價把江忠源拔高了許多。曾國藩不是信口開河的人,盡管聽者不敢茍同,卻在吃驚之余有幾分羨慕,不知江忠源為何入了曾大人的法眼。

江忠源能夠打動曾國藩,當(dāng)然不是單靠幾句言談,他以實際行為表明了自己道德的高尚。他每當(dāng)會試落第南歸時,總會做些別人辦不到的好事。

進京趕考的公車,多數(shù)家境貧寒,含辛茹苦,進京北漂,一些人命運不濟,不但未能博

得功名,反而輸?shù)袅诵悦?。江忠源有三位同年生客死京師,喚起他無限的同情。這三人去世后,江忠源毅然為他們料理后事。他歷來視錢財為身外之物,哪怕典當(dāng)衣物,徒步當(dāng)車,也要將朋友的靈柩送回家。他的俠骨柔腸,令看重道德的曾國藩感慨不已。

陜西學(xué)子鄒興如,祖籍湖南新化,算得上江忠源的老鄉(xiāng)。此人溫文爾雅,身體羸弱,江忠源一向?qū)λ终疹?。鄒興如落第后,病倒在客棧,咳嗽咯血,江忠源搬來和他同住,為他尋醫(yī)問藥,進行特級護理。但他無力回天,幾個月后,鄒興如病故。江忠源買來棺木,收斂友人,囑咐他的族人將遺體送歸陜西。

湘鄉(xiāng)學(xué)子鄧鶴齡當(dāng)過江忠源的老師,因病咯血,奄奄一息。江忠源護送鄧?yán)蠋熌蠚w。病人在路途中去世,江忠源買來棺木收斂尸骨,將靈柩送回湘鄉(xiāng)。

江忠源再度進京時,同年生曾如在京師故世,江忠源又將遺體送回他的故里武岡。

江忠源所辦的這些好事,很少人能夠做到。誰會愿意行程萬里,只為將朋友的靈柩送回原籍,而不惜耽誤自己的考期?如此的古道熱腸,也許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他的急公好義聲震京師,令大家對他刮目相看。此事不僅在湖南人中傳為美談,外省人士也以結(jié)識他為榮幸。瑕不掩瑜,他那些放縱的行為,不但沒有損害他的聲望,反而令人從中覺出他的豪爽。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