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垂在與丁零、西燕的兩場大戰(zhàn)中將其戰(zhàn)爭藝術發(fā)揮到了極致,他的后燕帝國也走到了全盛的盡頭。
慕容垂在南征北戰(zhàn)的過程中留下了一內一外兩大隱患。其內部的隱患,便是慕容家的老毛病,好內斗。慕容鮮卑在慕容垂及其子侄這兩代,可以說是人才濟濟,這里面有一直與他關系親密的弟弟范陽王慕容德,又有兒子太子慕容寶、趙王慕容麟、遼西王慕容農、高陽王慕容隆,侄子太原王慕容楷、陳留王慕容紹,這些人在后燕平定北方時各自叱咤一方,等到一立功,一封王,就彼此不服對方。
后燕的國土挺大,東北是慕容農,東南是慕容德,西北是慕容麟,東、南、西又分別有慕容隆、慕容紹、慕容楷把持,這中間的離心力其實是相當大的,而更糟糕的是,慕容垂年紀已大,把國事交給太子慕容寶,這個慕容寶遠無乃父之風,也不如當年冤死的兄長慕容令,待人處事最沒原則,把本已內患重重的燕國搞得內政外交一團糟。
說到外交,就要說起后燕外部的隱患。后燕消滅丁零的前一年,慕容垂為了平定北方,再次出兵幫助了向他俯首聽命的拓跋珪。拓跋珪憑借后燕的援兵,與他的世敵劉衛(wèi)辰展開決戰(zhàn),一舉將其擊潰,并乘勝追擊,占據了鐵弗部的國土。劉衛(wèi)辰在亂軍中被殺,五千多人的宗族被拓跋珪下令全部斬首,扔進黃河。(鐵弗匈奴人幾乎滅族,劉衛(wèi)辰的小兒子劉勃勃只身逃到后秦國,后來成為令關西一帶聞風色變的赫連勃勃,這個待到后秦衰落、大夏興起的時候再說。)
拓跋珪得到了鐵弗人數以百萬計的牛羊馬,壯大了自己的力量,逐漸不再像以前那樣乖乖的聽慕容垂的話。拓跋珪專門派自己的堂兄拓跋儀前往中山探聽虛實。
慕容垂接見了拓跋儀,詰問他:“魏王怎么不自己來?”
拓跋儀答道:“我們拓跋氏自先人以來,居住在北方,至今仍是如此。當年先王被晉朝皇帝封為代王,與你們的祖先共事一朝,彼此都是兄弟。現在我奉命出使,并無失禮之處?!?/p>
慕容垂感到這個使臣很不一般,又問他:“朕兵強馬壯,威加四海,你們主公竟敢不來見朕,怎么可以說沒有失禮之處呢?”
拓跋儀搖頭道:“燕國如若不修文德,以為靠著強大的軍力就能夠稱霸天下的話,那就得問問我國的將帥,輪不到我這個使臣來說話了?!?/p>
拓跋儀一席話說得有理有力有節(jié),慕容垂拿他沒什么辦法,就放他回了魏國。
拓跋儀一回來,就對拓跋珪說:“燕國皇帝年老,太子暗弱,范陽王(慕容德)又很自負,恐怕不會安心做少主的臣子。只要慕容垂一死,燕國必有內亂,到時候自然是我們的天下,現在還不是動手的時候?!蓖匕汐暽钍芄奈瑁惆抵蟹e蓄力量,準備與后燕翻臉。
事件的導火線始于拓跋珪派弟弟拓跋觚出使燕國,慕容垂已不理國事,一幫慕容子弟露出大國的傲慢之氣,強行扣留了拓跋觚,要北魏給他們送寶馬,拓跋珪不給,與后燕斷絕了外交。
兩年后后燕攻打西燕,拓跋珪又積極出兵援助慕容永,雖然于事無補,但在慕容垂看來,這是全不念燕、魏從前同盟多年,實在是最可恨的地方。滅亡西燕后,慕容垂本已身染重病,不想用兵,卻抵不住慕容寶等人的慫恿,在建興十年(公元395年)五月派慕容寶、慕容農、慕容麟率領大軍八萬伐魏,又讓慕容德、慕容紹另率步騎兵一萬八千人做后繼,散騎常侍高湖苦諫也不管用,還被罷了官,看這架勢是要一舉消滅北魏了。
拓跋珪和后燕打了十多年的交道,對這個對手差不多了如指掌。慕容寶的軍隊開到五原(今內蒙古包頭西北)的黃河北岸,南岸的拓跋珪先派人在中山到五原的路上截獲后燕傳送消息的使者,使得連續(xù)幾個月慕容垂的消息都無法傳到后燕大軍營中,慕容寶兄弟惶惶不自安。
拓跋珪又拉上抓來的后燕使者到黃河岸邊喊話:“你老爹已死,還不早早回去!”這一喊沒關系,正是直中要害,慕容垂在后燕乃至慕容鮮卑歷史上的地位何等重要?不明真相的慕容寶等人此時又擔心又害怕,后燕的士兵們更是軍心動搖,驚恐不已。
慕容燕的軍隊處境艱難,這邊拓跋珪則安排停當,他派拓跋虔、拓跋儀各領數萬騎兵駐扎在河東、河北,又讓拓跋遵領了七萬騎兵(拓跋珪經過十年的征戰(zhàn)竟還能有這么多的騎兵部隊,很讓人懷疑這個數字的正確性,但有數萬精銳騎兵應是合情合理的。)悄悄地繞到了燕軍的東南面,也就是燕軍的退路上。
從九月開始,燕軍和魏軍在五原一帶相持近一個月,慕容寶的軍隊從一支驕兵變成了羸兵,慕容寶雖然心中發(fā)虛,卻沒有撤退的意思。慕容麟手下有個叫做慕輿嵩的部將覺得慕容垂是真的死了,糾合部將作亂,擁立慕容麟做皇帝。事情敗露,慕容寶把慕輿嵩等人給殺了,雖則始終沒抓住慕容麟的把柄,處置不了他,但心中已對這個兄弟很是疑慮。
燕軍就在這樣的狀況下勉強支撐到了十月底,此時的五原地區(qū)已是寒風凜冽,冬日來臨,慕容寶下令燒掉渡船撤軍。當時的黃河水還未結冰,慕容寶認定魏軍沒有足夠的船只,不可能渡河追擊,無須采取任何防備措施,燕軍一路向東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