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陰謀家成了“勝利者”(5)

苦撐危局:周恩來在1967 作者:陳揚勇


1月26日,周恩來接見工交口各單位造反派代表,說:奪權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個前提。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總要有最高領導,總要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嘛!

周恩來又批評造反派把部長們揪來揪去,說:余秋里進行了6次檢討,心臟病發(fā)了,至今還沒恢復,你們總要有一點階級感情嘛!余秋里的問題是人民內部矛盾。

大慶油田建設他有功;這兩年計劃,他把三線建設抓出來了,這些成績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我們需要他,黨中央需要他。這不是為余秋里辯護,他是經過長期的考驗,是從“紅小鬼”上來的,他身上的傷疤就是證明,他不是全靠吃老本的那種人。我說過,余秋里是部長級里的標兵。主席講過幾次,余秋里要保。

一個造反派代表從下面遞上一張條子問周恩來:中央保余秋里,還能不能奪權?

周恩來說:這是兩回事。哪一個機關都不會是百分之百的都是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和執(zhí)行資產階級反動路線的頑固分子。現(xiàn)在是連鎖反應。不能把所有當權派都看成是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和執(zhí)行資階級反動路線的頑固分子。你們想一想,如果全國的黨政領導機關都是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和執(zhí)行資產階級反動路線的頑固分子,哪還有一小撮?還有什么區(qū)別對待?在毛主席、黨中央的領導下,都是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講不過去嘛!

毛澤東的預言失靈。

號召奪權后,毛澤東曾說過:今年2、3、4月看出眉目,明年這個時候看出結果,或者更長一點時間。

毛澤東說的“看出眉目”,就是設想在1967年2、3、4月間建立各省、市、自治區(qū)的革命委員會。

當時,毛澤東預計在1967年底可以結束“文化大革命”。

然而,奪權后的局面并沒有按照毛澤東的預計和設想發(fā)展。由于造反派之間在奪權過程中爭權奪利,派性急劇發(fā)展,“大聯(lián)合”、“三結合”遲遲實現(xiàn)不了。實際上,到1967年底,全國才成立了9個省、市、自治區(qū)的革命委員會。

奪權后,非但沒有迅速實現(xiàn)“大聯(lián)合”、“三結合”,而且社會秩序更加趨于混亂。

對周恩來來說,他憂心的首先是國家的經濟工作怎么辦?

一年之計在于春。對于中國這個農業(yè)國來說尤為如此。

奪權后首先面臨的經濟工作就是廣大農村的春耕春播。而當時全國絕大多數(shù)的省、地、縣被奪權后,處于領導干部被打倒,“三結合”的革命委員會成立不起來,工作無人抓的狀態(tài)。那些掌權后的造反派不熟悉經濟工作,也不顧經濟工作。

工業(yè)、交通等經濟領域也是如此。

怎么辦?

在毛澤東的支持下,周恩來下令對一些局勢混亂的部委和省、市、自治區(qū)及重要的企事業(yè)單位由軍隊來實行軍事管制。人民解放軍是當時全國唯一保持組織系統(tǒng)并具有強大戰(zhàn)斗力的重要的力量。

1月25日,針對民航系統(tǒng)的混亂,周恩來囑秘書告空軍司令員吳法憲:應以國務院、中央軍委的名義起草命令,宣布由軍隊接管民航系統(tǒng)(包括整個民航系統(tǒng)所有機場、港站)。接管后,業(yè)務工作仍由原領導班子來掌管。1月26日,國務院、中央軍委發(fā)出《關于民用航空系統(tǒng)由軍隊接管的命令》。

2月18日,周恩來在接見財貿口司局長以上干部時說:如果造反派在奪權中把監(jiān)督業(yè)務變成管理業(yè)務,爭論不休,中央就要考慮采取別的辦法。

這是周恩來對造反派的警告。“別的辦法”就是軍管。

2月27日,周恩來召集中央文革碰頭會,討論廣東問題。

廣東省在一月份由“省革聯(lián)”奪權。廣東省委的主要負責人不負責任,自動向造反派“讓權”。廣東地處邊防,局勢堪憂。

鑒此,周恩來建議對廣東省實行軍管。

會后,周恩來致信毛澤東,認為廣東省委主要負責人向造反派“讓權”是錯誤的。目前又正當抓革命、促生產、促戰(zhàn)備的關鍵時刻,廣東局勢不宜久拖,建議立即對廣東實行軍管,準備籌建三結合的革命委員會。此外,周恩來還建議對同廣東情況類似的云南擬亦先實行軍管。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