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文法小吏初崛起(4)

文景之治 作者:史杰鵬


劉恒氣得發(fā)抖:“什么,才判棄市?一個人喪盡天良到這種地步,竟敢盜竊先帝廟里的器物,你卻只判他棄市。坦誠地說罷,我把他交給你,是希望你能判他誅夷三族的。你竟然跟我死摳法律條文,這可遠遠達不到我的要求。我繼承了先帝的天下,如果連他老人家的宗廟都保護不好,將來怎么有臉去見他老人家?!?/p>

其實劉恒這些話說得有些過分,人家偷盜劉邦廟里的器物,也不能算是喪盡天良。在我們現(xiàn)在看來,喪盡天良一般和獨裁者、連環(huán)殺手、巨貪、毆打父母這類名詞相聯(lián)系的,盜個把玉環(huán),也許還是因為生活所迫呢,怎么能叫喪盡天良?當然,在帝王統(tǒng)治者看來,百姓都是他的子民,自己是君父,子民偷到君父頭上來了,無論如何也算是喪盡天良。因此也難怪劉恒如此生氣。

張釋之見劉恒氣得發(fā)抖,也有些怕了。趕緊把帽子摘下來,叩頭請罪:“法律條文上就是這么寫的,臣沒有亂判。況且就算是同樣的罪,也要根據(jù)動機來判斷輕重。像偷玉環(huán)只是單純的偷竊,如果連這個也判處族誅的話,將來萬一有人取走了長陵的一抔土(長陵是劉邦的墳?zāi)梗@句是挖掘高皇帝墳?zāi)沟奈裾f法,挖掘陵墓的犯罪動機顯然超過偷竊,等同謀反),陛下將怎么判決呢?族誅已經(jīng)是無以復(fù)加的處罰??!”

劉恒仔細想了一想,覺得確實很有道理,于是去向薄太后求情。薄太后也很開通,也同意了張釋之的判決。張釋之兩次違拗皇帝,都改變了皇帝的主意,由此名聞天下,連中尉(相當于北京衛(wèi)戍司令)條侯周亞夫和梁國國相山都侯王恬啟都很佩服他,主動和他結(jié)交,成為好友。

張釋之的成功,一方面由于劉恒為人確實仁厚大度,一方面也由于碰到了好機會,劉恒欲擺脫功臣集團在朝廷的勢力,而重用剛正守法的文法吏,正可以對功臣集團進行很好的牽制。張釋之的守法不阿得到劉恒的揄揚,分明是在給功臣集團們一個明顯的信號:看,不要以為你們是開國功臣就敢輕易犯法,我手下這個廷尉不徇私情,連我也管不了他,你們要是往刀口上撞,丟了命可不能怪我。

很快,劉恒就當皇帝四年了。他基本上鞏固了朝廷局勢,但還有兩個人讓他放心不下,一個是絳侯周勃,還有一個是他的親弟弟淮南王劉長。

先談?wù)勚懿?/p>

自從周勃在去年被免相回到封地絳國之后,就非常惶恐,知道自己功高震主,沒有好果子吃。但要引頸待戮又畢竟不甘心,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注意安全,像驚弓之鳥,生活質(zhì)量大幅度下降。

絳縣是個侯國,屬于河?xùn)|郡管轄。按照規(guī)矩,郡太守和都尉每年要在一定時間到自己所管轄的縣邑巡視,考察地方官的政績,順便斷兩件攔路告狀的冤案。每次河?xùn)|太守和都尉巡視到絳國的時候,周勃都心慌意亂,懷疑是文帝派來殺他的。由于他是絳縣名義上的首腦,每次太守、都尉來了絳縣,都要客氣地拜訪他。他怕被誘斬,每次都鄭重其事地披上重甲,命令奴仆們?nèi)蔽溲b,環(huán)衛(wèi)四周,如臨大敵。這樣一來,就像屁股上沾上了黃泥,不是屎也是屎了。你想想,那些拜見他的太守和都尉在刀光劍影下和這位侯爺吃酒聊天,心情也不會好啊。反正很快就有人上書給劉恒,告發(fā)周勃有謀反的企圖。

從表面來看,周勃確實也像造反。劉恒巴不得有人告發(fā),馬上派兵去系捕周勃。也許周勃也起過“干脆和他們拼了”的愚蠢念頭,但那樣就正中了劉恒的下懷了。好在周勃不算太傻,終于沒有拒捕,而是老老實實地坐上囚車,被運輸?shù)搅碎L安,關(guān)進了廷尉牢房。

進了牢房就要天天接受審訊,周勃是大兵出身,打了一輩子仗,從來都是他審別人,沒有別人審他。所以開始還一下子轉(zhuǎn)換不來角色,天天坐在牢房里傻傻地看小窗外的樹葉,不知道下一步該做什么,回答獄吏的問話也是驢唇不對馬嘴。獄吏們大多目光短淺,也作威作福慣了,沒有現(xiàn)實的好處從來就不肯買賬,自然也不會給他好臉色看。周勃坐久了,角色終于轉(zhuǎn)換過來,智力也逐漸恢復(fù),在下一次審問時,趕忙許諾拿出千金(一千萬錢)送給獄吏。獄吏一聽有黃燦燦的硬通貨,馬上喜笑顏開,在文書簡牘的背面寫上一行字,暗示他:找公主幫忙!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