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淵明給王僧辯三個許諾:北齊退兵,永不南侵;由王僧辯全權執(zhí)掌朝政;以蕭方智為皇太子。
王僧辯雖有顧慮,但劣勢之下,不得不低頭;何況實現(xiàn)了三個許諾,他自身的利益就基本得以保障。他派兒子王顯、侄子王世珍為人質,左民尚書周弘正為使者,迎蕭淵明大駕過江。蕭淵明與北齊上黨王高渙立下盟約,由一千名散兵護送渡江。
蕭淵明入建康城,即位稱帝,改元天成,封王僧辯為大司馬,領太子太傅、揚州牧,大權獨攬;陳霸先為侍中。蕭淵明由北齊扶植,他的梁國,從一開始就缺鈣。
王僧辯和蕭淵明都失策了。王僧辯以為只要把持住朝廷,就沒問題,蕭淵明及北齊方面更是錯判形勢,一味揚王抑陳。他們犯了一個共同的錯誤,大大低估了陳霸先的力量。
陳霸先在滅掉侯景后,大部分時間駐扎在建康下游的京口。北齊占領江北,百姓們不堪忍受繁重的賦稅,豪強大族屢次向王僧辯請兵北討。王僧辯鑒于梁、齊關系不錯,都予以拒絕。百姓被逼無奈,轉而向京口的陳霸先求援。陳霸先的回應很積極,兩度出兵包圍廣陵(今江蘇揚州西),雖然由于缺乏友軍支持,最終都被迫撤回京口,但卻十分有效地收買了江北百姓的民心。京口附近的流民紛紛歸附,許多文士武將也投入陳霸先的旗下,其中以吳明徹最為有名。
經(jīng)過三年多的經(jīng)營,陳霸先在京口的總軍力已經(jīng)由北伐時期的三萬,悄悄增長到了十萬以上。王僧辯完全沒有意識到陳霸先的威脅,不但不采取措施安撫拉攏陳霸先,反而倚仗職權對他進行打壓,把他從原先的司空降為侍中。
王僧辯和陳霸先的關系曾經(jīng)非常好,北伐時兩人盟過誓,陳霸先慷慨地資助過王僧辯,王僧辯則對陳霸先推心置腹,還為兒子王聘娶陳霸先的女兒,只是因為王僧辯的母親去世,尚未成婚。
盡管如此,兩人處事的差異卻很大。王僧辯為人保守,信奉“無過便是功”,這從以前討伐湘州時他延誤出兵,攻打侯景不肯弒君,以及消極應對江北請兵等事情上都看得出來;陳霸先則有較強的進取心,遠在嶺南時阻力重重,依然突破圍堵北上,在京口也是以攻為守,一有機會就過江騷擾北齊。
這種差異,一旦遇上原則性問題,就轉變?yōu)槊鼙l(fā)出來。王僧辯改立蕭淵明,向北齊稱藩,遺人口實,陳霸先是反對最堅決的一個。他四次遣使到建康進言苦勸,王僧辯不聽。陳霸先憤怒地對手下親信說:“武帝的子孫很多,只有元帝能復仇雪恥。我與王公同受重托,晉安王(蕭方智)有什么罪,怎能說廢就廢!投靠戎狄(指北齊),迎立非次(指蕭淵明),王公究竟想干什么?”他秘密置備戰(zhàn)袍、金銀作為戰(zhàn)時賞賜,與手下將領策劃襲擊王僧辯。
天成元年九月,江上有人發(fā)來戰(zhàn)報,壽陽方面的北齊軍出現(xiàn)動靜,有大規(guī)模入侵的跡象。王僧辯通知陳霸先,命他做好準備。(從事態(tài)進展猜測,這一戰(zhàn)報很可能是陳霸先有意散布的假情報)
陳霸先立即行動,調集近十萬人馬,兵分兩路:侯安都、徐度統(tǒng)領水軍,陳霸先統(tǒng)領步騎兵,向王僧辯駐守的石頭城進發(fā)。外人不明底細,見陳霸先軍陣浩大,都以為是建康征兵增防。
水軍先到石頭城下,侯安都領士兵下船,躡手躡腳地上到城北。石頭城北是個小山崖,城墻依崖而建,陡峭無比。侯安都身形輕巧,計謀多端,他讓手下圍成一圈,把他捧在中間,使勁往墻上拋去。待得侯安都飄然落定,已經(jīng)身處城墻內側了。后面的士兵也用類似的方法,一個接一個翻墻進入石頭城。
王僧辯毫無防備,未在城北布置守兵,侯安都一下子殺到臥室外。王僧辯正在房中處理公務,聽見喊殺聲,情知有變,趕緊帶著幾十名親信沖出臥室,逃往城南。陳霸先的軍隊從南門沖入,把王僧辯堵在了城內。
王僧辯腹背受敵,與陳霸先展開死戰(zhàn),畢竟眾寡懸殊,不是對手。王僧辯與兒子王頠退到南門城樓上,向陳霸先求饒。
陳霸先不罷休,借著風勢,放火燒樓。王僧辯窮途末路,乖乖下樓,束手就縛。
陳霸先劈頭問道:“我有何罪,你要與齊軍討伐我?”也不管有無證據(jù),先把你罵臭了再說。王僧辯搖頭無語。
陳霸先又問:“為何全無防備?”
王僧辯反詰:“把整個北門都交給你了,怎么叫做全無防備?”
陳霸先問不出什么真憑實據(jù),便連夜絞殺了王僧辯、王頠父子,次日清晨傳檄中外:王僧辯圖謀不軌被誅,朝廷只追究王僧辯兒子兄弟的罪責,其余親信黨羽,一概寬恕不計。
蕭淵明登上皇位,靠的是王僧辯的支持。王僧辯被殺,他獨木難支,十分識趣地宣布退位。十月,蕭方智在陳霸先與文武百官的勸進下即位,改元紹泰,是為梁敬帝。陳霸先被加封為尚書令、都督中外諸軍事、車騎將軍、揚、南徐二州刺史,取代了王僧辯的位子。
陳霸先通過政變掃除了建康的親齊勢力,根基相當不穩(wěn)。他仍然向北齊稱藩,同時著手擺平國內的反對派。
建康周圍各州郡的刺史和太守,大多聽命于王僧辯。東南的吳興太守杜龕、義興太守韋載,以及王僧辯的弟弟、吳郡太守王僧智首先發(fā)難,據(jù)城對抗陳霸先。陳霸先各個擊破,請韋載的族弟韋翙修書,招降了韋載,又派騎兵突襲吳郡,嚇得王僧智棄城逃奔吳興。
東南的戰(zhàn)事剛喘了口氣,西面的譙、秦二州刺史徐嗣徽和南豫州刺史任約就率領五千精兵乘虛進攻,拿下了石頭城。最嚴重的是,徐嗣徽投降了北齊,使得齊軍輕而易舉地渡江據(jù)守姑孰。糧食、馬匹源源不斷流入石頭城,建康的局勢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