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為新的一天做好充足準備(2)

與蘇格拉底吃早餐 作者:(英)羅伯特·羅蘭·史密斯


以一個與安東尼同時代的古羅馬哲學家盧克萊修為例,在一首名為“物性論”(OntheNatureofThings)的詩中,他曾經(jīng)描述過世界所具備的這種謎一樣的能量。這首詩是一個包含了心理學、物理學和神學的奇怪混合體,不僅如此,它還超越了其自身所處的時代。因為盧克萊修當時已經(jīng)主張說,宇宙是由數(shù)以百萬計的不斷流動著的原子所構(gòu)成的。這些原子們的運行軌跡,會因為隨機性的干擾而受到影響―就好像盧克萊修在2000多年之前就已經(jīng)在描述海森堡的“測不準原理”一樣。正是后者證實了,想要去測量一個運動中的目標究竟有多么的困難。假如你正在看著雨滴落下,然后你挑出一顆雨滴,追尋著它在空氣中快速下降的軌跡。但就在最后一刻,這顆雨滴已經(jīng)迅速離開了它原先所停留的那個地方。根據(jù)盧克萊修的說法,這種現(xiàn)象正是世界運轉(zhuǎn)的方式:在一個特定的點上可以預(yù)期,但在過了這個點之后,情況就開始變得捉摸不定了。這曾經(jīng)是―現(xiàn)在依然是―一個激進的理論。這個世界可以說是有秩序的,是一個你可以事先做準備的地方;這個世界也可以說是混亂不堪的,你根本無法進行事先的準備。而上述的那個理論卻又加強了這兩種觀點之間存在的爭議。

但是,盧克萊修理論中最為激進的部分,卻不僅是該理論所導(dǎo)致的那種混亂的世界只能碰運氣的感覺,也不僅是它所暗示的在物理學中想要獲得確定性所面臨的困難,這個理論已經(jīng)觸及“存在主義”的概念。一旦有關(guān)于“世界是混亂的”這種說法占據(jù)了優(yōu)勢地位,那就似乎在暗示下面這兩種情況的其中之一必然出現(xiàn),只是在這兩種情況之中都沒有上帝的位置。因為,一開始人們認為“是上帝把混亂轉(zhuǎn)變?yōu)榱擞行颉?,而在另外的一種情況之中,上帝雖然是存在的,但他卻逃避、違背了自己的職責。不僅如此,他還遺棄了我們凡人,讓我們在一個沒有確定性的宇宙中自生自滅。事實上,在這兩種情況之中,職責都從上帝的身上轉(zhuǎn)移到了我們?nèi)祟惖纳砩?。在神圣的上帝不在場的條件之下,混亂就重新滲透進了這個世界。而你就必須更要讓自己做好準備,并堅定不移且富有控制力。

但是,這中間的確存在著一種矛盾。假如說在第二種場景之中,上帝沒有盡到自己的職責而讓我們?nèi)プ陨詼绲脑?,這也許并不一定是出于玩忽職守的緣故。相反,或許這是上帝站在自己的立場之上施與我們的一種有所預(yù)料的關(guān)愛,一種神學中的所謂的“嚴厲的愛”(toughlove)。想象一下這種場景:上帝把萬事萬物都從頭到腳安排得合乎秩序,設(shè)置了一個從開始直到永恒的結(jié)尾這種自始至終不會改變的程序,那這將會把我們變成機器人,簡單到只是默默地執(zhí)行他的程序而已。不僅如此,這還將有負于我們被給予的“人類”這個名稱所原本蘊含的價值。簡單來說,這將把我們在早晨之時所進行的準備工作變得毫無意義:不管你決定做什么事情,上帝都已經(jīng)為你預(yù)先規(guī)劃好了這一天的安排,所以任何你認為自己正在掌握這一天節(jié)奏的想法其實都只是一種幻覺而已。而你的“正在做準備”也將會是一件沒有意義的事情,因為所有的一切都已經(jīng)被上帝預(yù)先準備好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