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前一章所描述的那樣,所有能被邀請去谷歌面試的人,都已經(jīng)被貼上了“聰明人”的標簽。毫無疑問,我的首要任務就是把這種招聘風格帶到中國,吸引全中國的計算機人才。
在回到中國之前,我還是“光桿司令”一個。在谷歌總部,我非常希望找一些優(yōu)秀的華人工程師幫我去招聘。對于這件事情,我的內心還有些打鼓,因為以我的經(jīng)驗來看,在公司的內部借調是非常麻煩的事情,有時候還會引起部門負責人的不滿。
當我找到幾個聰明的中國員工,擔心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如果我?guī)銈內ブ袊M行招聘,你們的老板會不會感到不高興?。俊蹦菐讉€員工的表現(xiàn)幾乎一模一樣,他們立即露出詫異的表情,“怎么會?這對整個公司來說是好事,我們的老板當然不會阻攔!”
已經(jīng)習慣了以前公司部門之間爭搶人才的我,遇到這樣大度的公司,一時間竟然轉不過彎來。也許,這就是我感受谷歌文化的第一步了。
最先分配給我的是兩個產品經(jīng)理,一個是聰明絕頂?shù)墓ゼ?,一個是周密精干的俞可。郭去疾畢業(yè)于科大少年班,早年做過我的學生,后又經(jīng)我推薦去斯坦福讀了MBA,他長得圓頭圓腦,經(jīng)常有精靈古怪的主意。而且他很有戰(zhàn)略眼光,我們在討論的時候,別人常常還沒想清楚問題,他就興奮地說:“啊,我知道了!”
而俞可則是一個聰穎靦腆的產品經(jīng)理,他的求學經(jīng)歷可以說非常奇異。小時候,他從北京移民到巴西讀完了中學,之后去了美國得州大學讀計算機系,最后在斯坦福完成了碩士學位。當有些人看到他的履歷表時,都會驚呼:“哇,你是中國人,又在巴西和美國長大,那你的乒乓球、足球和籃球肯定都特別好!”他就害羞地一笑,說:“哪兒啊,我是中國足球的水平、巴西籃球的水平、美國乒乓球的水平!”對方聽了這樣的回答,總是禁不住哈哈大笑。
后來,我又從IBM雇來陶寧,從別的部門“借”來Ben陸、朱會燦兩位工程師。我們6個人加上周紅,組成了谷歌中國最初的陣容。
周紅是個非常典型的谷歌人。她講起話來很有條理,總是念念不忘谷歌的價值觀。由于進入公司很早,她有一大籮筐關于谷歌的故事,經(jīng)常講著講著就露出甜甜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