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成都新生路”(學校所在地)。
新生路學3年,本該拿著文憑回團加薪上班了。偏不,魯班、姜尚別師時的情景你又重演:“恩師啊!徒兒功夫還淺,學業(yè)未成。留下我吧,再學3年”。領導樂了。同學笑了“你這個蔓妹子,住的大屋子,用的紙箱子,起床吃飯聽哨子,再學圖啥子 ”
何況,川劇不是熱門藝術“一把火”!
何況,誰敢保你成為第二個“白居易”!
你妹子到底吞了秤砣鐵了心,還耍了點小聰明。
暑假返渝的當天,你急匆匆去見團領導。
“報到啊 ”團領導目光異樣地問。
“報到。”
“這就對了。我們正說哩——田蔓莎學習這期畢業(yè),咋個學校又發(fā)來錄取通知書,喊下月去報到。張冠李戴,亂扯二簧。”
“不!學校沒有弄錯。畢業(yè)前,我又報考了省川劇學校,他們又錄取了我。我還要去學校重新報到呢!”
團領導急了,堅決不同意。
是人才誰愿養(yǎng)著不用,是肥水誰肯流灌外田 田蔓莎呀田蔓莎!你真是個“田漫沙”,田里沙滿就要“漫走”!
你善打攻心戰(zhàn)。找準團領導年長心善處下手:“你就開恩放行嘛!退休了,我記你一輩子!”領導經(jīng)不住“蔓蔓”纏,同意你第二圈入學。但要你答應3個條件:停職斷薪;自費讀書;學成歸來。以防效尤。
于是,你像離巢的雀兒又歸巢。還是睡吊腳床,用大紙箱,過清貧的學生生活。
只是學藝情更切,練功更賣力。
母親來??茨?,不免心痛——
那咿呀練嗓,會不會練出咽炎
那成天劈叉,會不會劈傷身骨
那挑燈夜讀,會不會讀垮精神
苦到深處不覺苦,梅花就是“苦香型”。去年底,正是梅花吐香時,你進京演出《祭靈殺嫂》、《目蓮救母》、《七娘射子》諸戲,高腔胡彈都上,唱做念打俱佳。尤其是那“水袖功”、“腳尖功”功力甚深。精妙之處還在開了旦角“變臉”之先河,變得意到神隨,變得滿場喝彩。“梅花獎”的華蓋運游到你小子頭上啦!
三弄紅鸞襖
人言人世冷,
她道人有情。
夏送甘涼冬送衾,
聲聲謝恩人。
儕輩逢盛世,
梨園多知音。
蔓莎向?qū)W,這三弄情最深,待咱換個曲牌再演。
轉(zhuǎn)軸。調(diào)弦。開始——
原單位“釜底抽薪”,乃不得已而為之。這卻苦了貧家女子田蔓莎。
小田從小由母親養(yǎng)大,家里經(jīng)濟不寬裕。如今教學費、書雜費、伙食費一概變成自理,田家大嫂撐得起嗎 小家碧玉頂?shù)米?nbsp;
而你,卻小樂天似的說:“牛奶會有的!面包會有的!”
勸君沒夸口,多虧這“俠膽義腸”的好學校:每月破例給你發(fā)80元生活補助費,還有20幾元助學金。緊緊巴巴過得去。
好心大姐余老師,請你去家里搭伙,一日三餐端碗吃飯,從不問你交多少錢。
學校清寒,學生上戲,費用艱難。仗義的編戲、樂師、導演為你“單鍋小炒”,排成獲得梅花獎的問鼎之作《目蓮救母》、《七娘射子》等戲,也不向你要“創(chuàng)作費”。
夏天熱了,有戲迷送你水果解渴。
冬天冷了,有素不相識的老奶奶贈成衣御寒。
你身上穿的那件花綢襖,莫非也是戲迷送的
奇怪之處還在于,你生日節(jié)慶,也請老師同學進餐館,點菜花錢不寒磣。
一出戲排成了,一門功課考好了,你又買回牛肉干、巧克力,大聲武氣地喊:“請客啰!”連炊事員、守門人都來吃。
一次,重慶來了老同學,看你穿著打扮依然鮮亮入時,突然“詐”你:“這兩年,可有多情公子暗中解囊 ”
你神清氣爽回答:“絕對沒有?!?/p>
“那日子過得瀟灑嘛?!?/p>
“生逢盛世,不唱苦命‘青衣’就是了?!?/p>
原來,政策放寬,你假期課余偶爾也應邀參加慶祝演出,一些企業(yè)團體、海外僑胞甘愿為振興川劇出力,為新苗“澆水追肥”,也給過你幾筆鼓勵性的小報酬。再三勸說,你才難為情地收下。
因為你“醉翁之意不在酒”。
可我仍然要說,假如把“梅花獎”換成“金雞獎”、“百花獎”、“飛天獎”呢
田蔓莎,你就“發(fā)”啰!
如此一類比,你該不會“跳槽”吧!
你哈哈大笑起來。
我琴聲戛然而止。
鞠躬,閉幕,收場。
(注:1大標題為一首贊揚梅花的古曲曲名;23個小標題為川劇中的3個曲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