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駛得萬年船!
潛意識(所有的意念沖動,皆在此結合并準備轉化為實體物質的電化學實驗室)分辨不出積極性和消極性的意念沖動。它根據(jù)我們提供的原料,通過我們的意念沖動來運作。潛意識能輕而易舉地把受恐懼驅使的意念轉化為事實,正如它能輕易地將受到勇氣、信心或信念驅使的意念,轉化為事實一般。
翻開醫(yī)療史,可以找到很多“提示性自殺”的個案實例。一個人可能經(jīng)由消極暗示而走上自殺一途,此法跟其他任何方法一樣有效。美國中西部的城市里,有個名叫喬瑟夫·格蘭特(Joseph Grant)的男人,在銀行擔任高級職員,他未取得主管的同意,便向銀行“借用”了大筆資金,后來更在一場豪賭中把錢賠光。
一天下午,銀行稽核前來清查賬戶時,格蘭特趁機偷偷溜走,住進本地一家旅館。3天后,當銀行員工找到他的時候,格蘭特躺在床上,痛哭流涕,嘴里不斷重復這句話:“我的天啊,這件事會殺了我!我丟不起這個臉?!睕]多久后,他就死了。醫(yī)生判斷這是一起“精神自殺”事件。
自我暗示法則可引導你邁向平穩(wěn)與成功之途,也可誘你墜入悲慘、失敗、恥辱和死亡之谷,這一切均取決于你對其理解與應用的程度。
假如你對于自己聯(lián)結和使用無窮智慧的力量,內心充滿了恐懼、懷疑和不信任,自我暗示法則便會接收這股懷疑的精神,并以它為藍本,使?jié)撘庾R藉此產(chǎn)生等量的物質。
“2+2=4”的真理
正如風能讓一艘船駛向東,也能讓另一艘駛向西,自我暗示法則亦可根據(jù)你調整的思想之帆,幫助你航程一帆風順,或是讓你在陰溝里翻船。將你推往高峰或使你墜入低谷,就看你如何調整你的“意念風帆”了。
透過自我暗示法則,任何人皆可攀上意想不到的成就頂峰,以下詩句作了充分的描述:
若你自認挫敗,你是敗了,
若你自認怯懦,你是不敢。
若你想贏,但你自認贏不了,
幾乎可說你與勝利絕緣。
若你自認會輸,你已輸了,
世界讓我們發(fā)現(xiàn),
成功始于人之意志 ——
一切命數(shù)皆心念使然。
若你自認居下風,你是不如人,
你有意念登高,
必須相信自己之后,
才能贏得勝利榮耀。
人生的戰(zhàn)役不會永遠眷顧
強壯或身手矯捷之人,
遲早證明勝利屬于
自認必勝的勇士!
請仔細玩味這段文字,便能了解詩人心中的深意!
喚醒沉睡的巨人
在你性格中的某個角落(也許是你腦內的細胞),存放著熟睡的成就種子,如果喚醒它并付諸行動的話,將能助你攀登意想不到的人生頂峰。
正如音樂大師能讓小提琴弦流瀉出優(yōu)美的音符一般,你也同樣能喚醒沉睡在你腦中的才華,讓它驅策你去實現(xiàn)任何你想達成的目標。
美國總統(tǒng)林肯曾是個無名小卒,人生遭逢許多挫敗,直到40歲之后,一次重大的經(jīng)歷闖入他的人生,命運才出現(xiàn)轉機,喚醒沉睡在他心中和腦內的天才,為世界創(chuàng)造了一位真正的偉人。那次的“經(jīng)歷”交雜了悲傷與愛的情緒,是林肯唯一真正愛過的女人——安·羅特利基(Anne Rutledge)帶給他的。
詩人和歌唱家齊聲歌頌
眾所周知,“愛”的情緒和我們所知的“信念”心境非常類似,因此,愛很容易將一個人的意念沖動轉化為等量的精神物質。
在展開研究期間,作者經(jīng)由分析數(shù)百位表現(xiàn)杰出者的生平、工作和成就,發(fā)現(xiàn)在這些成功人士的背后,幾乎每個人都曾受到女性之愛的影響力。
愛的情緒隱含在人心和大腦里,它會營造一股討喜的磁場吸引力,匯聚更高層次和更精致美好的宇宙共鳴。
千禧年啟示錄
如果你想找到信念力量的證據(jù),不妨研究一下使用過這股力量的男女之成就。耶穌基督是出現(xiàn)在這份名單的第一人?;浇逃绊懭祟惖男闹牵两袢允且还蓚ゴ蟮牧α?。不論有多少人扭曲或誤解了這股偉大力量的內涵,也不論有多少教義和教條即使不符創(chuàng)教宗旨,仍打著基督之名應運而生?;浇叹竦幕A就是信念。
被世人視為“奇跡”的基督教義與成就,其主旨與精要不過就是“信念”兩字。假如這世上真有任何的“奇跡”現(xiàn)象,它們也只有透過信心的狀態(tài)才能產(chǎn)生。在眾多宗教精神領袖中,真正領悟或實踐過此信念者,其實只有少數(shù)。
甘地典范
仔細思考,信念的力量是如何印證在舉世聞名的印度圣雄甘地(Mahatma Gandhi)身上。
盡管甘地沒有得到傳統(tǒng)權力工具的奧援,如財力、戰(zhàn)艦、軍隊和戰(zhàn)略等資源,但卻比同時代的人發(fā)揮更大的潛在能量。甘地沒有錢、沒有家庭,甚至連一件華服都沒有,但他確實擁有力量。他是如何獲得那股力量的?
甘地經(jīng)由領悟信念的原?而產(chǎn)生了力量,并透過自己的能力,將那股信念移植到兩億人的內心。世人從甘地身上看見令人驚奇的信念力量。
藉由信念的影響力,甘地締造了不凡的成就:他做到即便在武裝部隊與軍備的援助下,擁有世上最強大的軍事力量也無法完成的使命;他實現(xiàn)驚人的功績,影響了兩億人的心靈,使之緊緊相系,行動一致,有如單一心靈般。
世界上除了信念之外,還有什么力量可以締造如此成就?
思考致富的鐵證
經(jīng)營事業(yè)要秉持信念且與人合作,在此分析一個事實,讓人們充分了解產(chǎn)業(yè)界與企業(yè)家如何透過“有舍有得”而累積龐大財富,想必是有趣且有益的。
說明以下的例證,將時光回溯到1900年,當時“美國鋼鐵公司”(United States Steel Corporation)初成立。當你閱讀這個故事時,請將以下這些重要的事實銘記在心,你就會了解思想是如何變成龐大財富的。
第一,組織龐大的“美國鋼鐵公司”,是查爾斯·史瓦伯(Charles M. Schwab)透過想象力創(chuàng)造,并一手構思與催生出來的!
第二,他將想法融入信念。
第三,他擬定計劃,將想法轉化為具體的物質與財富。
第四,他在大學俱樂部(University Club),以其著名的演說將計劃訴諸行動。
第五,他持之以恒地應用與貫徹其計劃,并以堅定的決心支持它,直到計劃成功為止。
第六,他憑恃著一股對成功的熾烈欲望,闖出一條康莊大道。
如果你也是對于如何累積龐大財富感到好奇的人士之一,那么,這個創(chuàng)立“美國鋼鐵公司”的故事,對你將具有啟迪作用。如果你對于一個人能藉思考而致富感到懷疑,這個故事應可化解你的疑慮,因為你可以從故事中,明顯看出它應用了本書所描述的大部分原則。
這篇關于想法力量的驚人描述,是由約翰·羅威爾(John Lowell)在“紐約世界電信”(New York World-Telegram)公司,以頗具戲劇性的方式說出來的,此文在他的善意授權下,得以轉載于此。
價值10億美元的精彩餐后演說
1900年12月12日傍晚,全美八十多位金融界巨子同聚一堂,在第5街的大學俱樂部宴會廳里餐敘,向一位來自西部的年輕人致敬,當時沒多少人知道,他們將目睹美國工業(yè)史上,最具意義的一段插曲。
愛德華·賽門斯(J. Edward Simmons)和查爾斯·史都華·史密斯(Charles Stewart Smith),對于最近他們到匹茲堡訪問時,查爾斯·史瓦伯(Charles M. Schwab)所提供的殷勤招待滿懷感謝,因此特地安排了這場晚宴,向東岸的銀行界人士介紹年僅38歲的鋼鐵家。
但他們可不希望史瓦伯嚇跑與會人士,所以還特別提醒他:這群自命不凡的紐約客內心,是不容易受演說感動的;此外,如果他不想令人厭惡的話,最好只說5~10分鐘的應酬話,就趕緊下臺一鞠躬。
連當時坐在史瓦伯右側、甚感光榮的約翰·皮爾彭特·摩根(John Pierpont Morgan),原本也只打算短暫停留,為宴會增光而已。兩位主人和冠蓋云集的賓客們,就這樣享用了七八道菜。席間少有對話,即使有,話題也很有限。就媒體和大眾的眼光來看,整起事件并無特殊之處,因此隔天沒有任何相關報導。
鮮少有銀行家和經(jīng)紀商見過史瓦伯,盡管史瓦伯的事業(yè)已在莫農(nóng)加希拉河(Monongahela)沿岸經(jīng)營得有聲有色,卻沒有人熟悉他的來歷。但就在晚宴即將結束,賓客們及混在人群中的大財主——摩根準備離去之際,一個10億美元身價的新貴——“美國鋼鐵公司”,正蓄勢待發(fā)。
歷史典籍對于查爾斯·史瓦伯當天在晚宴上的一席演說竟毫無記載,或許可說令人遺憾。
史瓦伯后來在芝加哥銀行同業(yè)的一場同性質聚會中,重現(xiàn)了演講的部分內容。又過了一段時日,當政府起訴鋼鐵托拉斯案件,史瓦伯在證人席提出答辯,談到激勵摩根陷入瘋狂金融活動的那段話。
那雖然只是一場樸實平淡的演說,內容又有些文理不通(史瓦伯向來不愿費心思咬文嚼字),但是文中卻不乏雋永的語句,且處處展現(xiàn)機智。除此之外,這場演說對于那些據(jù)估身價高達50億美元的賓客們,帶來了強大的震撼力和影響。晚宴結束后,整個聚會仍沉醉在其魔力之下,雖然史瓦伯已經(jīng)發(fā)表90分鐘的談話,摩根仍意猶未盡地將這位演說家引到隱蔽的窗邊,兩人一起坐在不怎么舒適的高腳椅上,蹺著腿,又談了一個鐘頭。
史瓦伯充分展現(xiàn)其個性魅力,但他為強化鋼鐵業(yè)體質所提出的精確縝密計劃,才是更重要且影響深遠的。過去一直有很多人想吸引摩根繼餅干、電纜、糖、橡膠、威士忌、石油或口香糖等產(chǎn)業(yè)的合并模式之后,快速促成一個鋼鐵業(yè)并購案。投機客約翰·蓋茨(John W. Gates)曾極力慫恿,但摩根不信任他。其他像曾成功促成火柴和餅干公司合并的穆爾(Moore)兄弟、比爾和吉姆(Bill and Jim)、芝加哥的股票經(jīng)紀商等人,也是力促不成。直到史瓦伯那番令人絕倒的演說,才終于激起摩根澎湃的野心,讓他對史上最大膽的金融承銷構想的豐碩果實懷有想象,該計劃被視為是金錢狂想者的狂妄夢想。
一個世紀以前,吸引數(shù)千家小型及經(jīng)營不善的公司,將之合并為大型且具有壓倒性競爭力公司的并購魅力,已經(jīng)在商業(yè)海盜——約翰·蓋茨的一?策劃下,引爆鋼鐵界。蓋茨將一系列的小公司合并為“美國鋼鐵暨電纜公司”(American Steel and Wire Company),同時又和摩根合作創(chuàng)立了“聯(lián)邦鋼鐵公司”(Federal Steel Company)。“國家地鐵公司”(The NationalTube)和“美國橋梁公司”(American Bridge)是摩根旗下另兩家子公司。穆爾兄弟也放棄了火柴和餅干事業(yè),成立專營洋鐵皮、鋼圈、薄鋼板的“美國”(American)集團以及“國家鋼鐵公司”(National Steel Company)。
以上這些合并公司的規(guī)模與卡內基由53位合伙人共同經(jīng)營的龐大垂直托拉斯比起來,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那些小公司盡管可以并到滿意為止,但它們合起來也絲毫撼動不了卡內基的組織,這一點,摩根心里非常清楚。
這位古怪的蘇格蘭老人也深知此事。他站在史基博城堡(Skibo Castle)壯闊的高地上,看著摩根的小公司展現(xiàn)威脅自己事業(yè)的企圖。他一開始是抱著好玩的心態(tài)看待,后來逐漸轉為憤怒。當摩根的企圖變得過度放肆時,卡內基的情緒由憤怒轉為報復,因此,他決定要復制對手的每一間工廠。過去,卡內基從來不曾對電纜、水管、鐵環(huán)或薄板感興趣過,甚至,他很樂意賣生鋼給這些公司,任它們將原料制成想要的形式。如今,他有史瓦伯這名得力的助手,可以聯(lián)合將敵人徹底擊敗。
這就是史瓦伯演說的重點,摩根看到了自己主導合并案問題的答案。一個缺少卡內基這位并購巨子的托拉斯,根本就不是托拉斯,就如一位作家所說的,它是一塊少了梅子的梅子布丁。
毫無疑問地,史瓦伯在1900年2月2日傍晚的演說雖不能保證什么,但也表達了一種推論,那就是龐大的卡內基企業(yè)是有可能納入摩根旗下的。史瓦伯談到全球鋼鐵業(yè)的未來、效率的重組、專業(yè)化的提升、關閉失敗的工廠和集中發(fā)展蓬勃產(chǎn)業(yè)、礦砂貿易的經(jīng)濟結構、管銷費用的精簡,以及如何進軍海外市場。
除此之外,史瓦伯還對當中的商業(yè)海盜,指出其慣性侵犯行為之錯誤。史瓦伯認為,他們的目的就是要壟斷市場、哄抬價格,并藉其寡占特權,從中牟取暴利。史瓦伯以最誠懇的態(tài)度譴責這套機制,他告訴在場聽眾,這套政策的問題是,在一個百業(yè)爭相拓展市場的時代,它反而阻礙了市場的發(fā)展。史瓦伯并認為,降低鋼鐵成本,將能創(chuàng)造一個不斷擴大的市場,同時還能開發(fā)出鋼鐵的更多用途,屆時便能掌握全球貿易的大半市場。事實上,雖然史瓦伯本人并不知道,但他儼然是現(xiàn)代化大量生產(chǎn)方式的先驅。
大學俱樂部的晚宴就這么結束了。摩根回到家,思索著史瓦伯對未來的樂觀展望;史瓦伯回到匹茲堡,為卡內基經(jīng)營鋼鐵業(yè);至于蓋茨和其他人,則回去守著他們的股票行情指示器,漫無目的地等待下一波行動。
這段蟄伏期并不長,摩根大約用一個禮拜的時間去咀嚼史瓦伯呈獻在他面前的理性盛宴。當他確定不致引起財務調度困難時,便即刻派人去請史瓦伯過來,但卻發(fā)現(xiàn)那個年輕人相當扭捏作態(tài)。史瓦伯表示,假如卡內基發(fā)現(xiàn)自己最信任的公司總裁居然和華爾街總司令暗中有往來的話,可能會很不高興,因為卡內基曾下定決心,絕不踏上華爾街一步。中間人蓋茨建議,如果史瓦伯“碰巧”在費城的貝爾威飯店(Bellevue Hotel)的話,摩根也可能“碰巧”在那里。然而,當史瓦伯抵達時,摩根卻恰巧臥病在紐約的家中;而后,在這位長者的盛情邀請下,史瓦伯來到了紐約,現(xiàn)身在這位金融大亨的書房里。
現(xiàn)今,有些經(jīng)濟歷史學家主張,這出戲從頭到尾,其實是由卡內基一手導演出來的。從史瓦伯受邀赴晚宴、那場著名的演說,一直到促成史瓦伯與金融大亨周日之夜的會談,全都是這位精明的蘇格蘭人設好的局。然而,事實正好相反,當史瓦伯受邀去完成這項交易時,他甚至不知道“小老板”(他對卡內基的稱呼)是否愿意接受此提議,尤其是要將公司賣給一群卡內基認為不怎么高尚的人。但史瓦伯確實帶著印有他筆跡的6張銅板印刷數(shù)字去開會,那些數(shù)字代表他心中,每家鋼鐵公司的實際價值及獲利潛力,并且,他認為這些公司將成為新興金屬業(yè)中的閃亮之星。
4個人徹夜仔細盤算這些數(shù)字。理所當然的,主席是摩根,他堅信金錢的神圣權利。陪在摩根身邊的,還有他的貴族伙伴——羅伯特·培根(Robert Bacon),他是一名學者,也是個紳士。第3位是蓋茨,摩根經(jīng)常嘲笑此人是投機客,因此只把他當作手上的棋子利用。第4位就是史瓦伯了,他對于生產(chǎn)及銷售鋼鐵流程的了解,遠勝過任何人。整個會談過程,匹茲堡的數(shù)字從未遭到質疑。假如史瓦伯說一家公司值多少錢,它就是那個價值。史瓦伯也堅持只并購他指定的那些公司。在史瓦伯所構想的組織結構中,不能有疊床架屋的情形,也不能讓那些想靠摩根實力雄厚的肩膀扛下其公司的貪婪朋友稱心如意。因此,史瓦伯故意漏掉幾家華爾街巨獸虎視眈眈的大型公司。
黎明時分,摩根起身站立,挺起背。現(xiàn)在只剩一個問題了。
“你認為你能說服卡內基出售嗎?”摩根問道。
“我會努力的?!笔吠卟f。
“如果你能說服他出售,我就承攬此事?!蹦Ωf。
到目前為止,事情進展順利。問題是,卡內基愿意出售嗎?他會開出什么價錢(史瓦伯認為大約是3.2億美元左?)?他接受何種付款方式?普通股或優(yōu)先股?債券?現(xiàn)金?想必沒人能募到10億美元的1/3現(xiàn)金。
一月份,在威徹斯特郡(Westchester)圣安德魯高爾夫球場(St. Andrews links)結霜的石南荒原上,正舉行一場高爾夫球賽??▋然砉掠吠卟畡t如往常一般,滔滔不絕地講話,以振奮精神。但是在兩人來到球場附近,坐在卡內基溫暖舒適的農(nóng)莊里之前,史瓦伯只字未提并購之事。史瓦伯拿出當時面對大學俱樂部80位富翁演說的流利口才,娓娓道出令人眼睛發(fā)亮的承諾,包括舒適的退休生活及數(shù)不盡的百萬財富,以滿足老人的社交奇想??▋然鄯?,他在紙條上寫下一個數(shù)字,遞給史瓦伯說:“這就是我們要賣的價錢?!?/p>
這個數(shù)字將近4億美元,是以史瓦伯所提的3.2億美元為底價,再加上過去兩年大約8千萬美元的資本價值。 后來,在一艘橫渡大西洋的客輪甲板上,這位蘇格蘭人悔恨交加地對摩根說:“早知道,應該向你多要一億美元?!?/p>
“假如你當時開口多要一億美元,你現(xiàn)在就已經(jīng)擁有它了。”摩根愉快地回答。
此話一出,立即引來一片嘩然。一位英國籍的特派員發(fā)出電報說,海外鋼鐵業(yè)被這大規(guī)模的并購事件給嚇到了。耶魯大學校長哈德利(Hadley)表示,除非立即約束托拉斯行徑,否則可預期這個國家“在未來2~5年內,將于華盛頓誕生一位帝王?!钡暇毜墓墒凶魇只幔↘eene),則努力將新股票強勢地推到公開市場,以致所有過剩的虛股(據(jù)估計價值約6億美元),眨眼間就被吸光了。于是,卡內基大賺數(shù)百萬美元;摩根財團在一團混亂中,也獲得了8200萬美元的利益;而從蓋茨到蓋瑞所有的“小弟”,也都賺了好幾百萬美元。
年僅38歲的史瓦伯,當然也得到他的報酬。他擔任新公司的總裁,管理整家公司直到1930年。我們之所以把這個充滿戲劇性的“財團故事”,納為本書的內容,是因為它能清楚說明“欲望轉化為等量物質”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