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東難以釋懷。在請呂波吃飯時,想把個信封塞給她,卻被她輕柔而堅決地推了回來。
偉東沒再努力,盡管他一直信奉“沒有送不出去的錢”,但他曾用在無數(shù)官員身上的這種招數(shù),眼下卻沒法套用。
于是他打算“授人以漁”,便開導呂波說:“你該出去干,別在單位耗著了。經商的事,就一層窗戶紙,看著神秘,其實原理很簡單。只要把握住幾個關鍵環(huán)節(jié),剩下的簡直就跟玩游戲一樣,而且總有新鮮感?!?/p>
呂波只是笑而不語。
偉東繼續(xù)添柴:“你就瞧瞧你手里這些社會關系,不好好開發(fā)應用,那是多大的資源浪費!這不但閑置了你的個人潛力,而且對國家的經濟發(fā)展,也可以說有很大的負面影響吧?!?/p>
呂波還是只看他不吱聲。
偉東讓她看得有些發(fā)毛,回頭想想她這半天的神情,好像只是對他不停講話本身感興趣(偉東甚至懷疑她的心態(tài)只是:終于有機會跟你這么近的待在一起了),而對他話里的內容,卻分明置若罔聞。
但最后她卻說道:“好吧,你說可以干,那我就干?!?/p>
這話讓偉東半喜半愣。喜的是,她終于成了自己的同行,將來若有了業(yè)績,也算不枉自己一番苦心,等于間接還了她的人情;但愣的是,她的意思居然是我讓她干她就干的,這在前提上可有點不對頭。且不說萬一出了問題該算到誰的頭上,即便正常運營,也難免有煩惱挫折會隨時發(fā)生,那時候,是不是也該算是自己導致她走向坎坷的呢?
看來以后該注意,偉東叮囑自己,千萬別再干這種仙人指路的事。
不過,在呂波下海的最初幾年里,經營還算順利,加上有偉東不時在電話里傳授點賺錢新招,以及她在省會城市北山的地理優(yōu)勢,居高臨下,俯瞰眾縣城,代理的幾個項目便都挺成功。只是她一來并無太大野心,不熱心于擴大公司規(guī)模,二來對管人也不感興趣,始終只是帶個小下屬加個老會計,所以照偉東的說法,還是沒將自身資源加以充分利用。
也可能就是因為她太順了,顯得沒遭遇過磨難的商業(yè)人生不夠完整,結果,終于讓她撞上了梁子。
起因于又有“仙人”指路,告訴她說有個外貿項目,幾乎就是天上掉錢。怎么回事呢?說當時的香港啊,由于九七回歸臨近,部分目光短淺的市民忙著往海外跑,急著將手頭資產變現(xiàn),結果就有這么個公司,打算以來內地采購玉石為名,高價付款——因為有道是“黃金有價玉無價”嘛,所以不像其他商品容易被看出價格上的問題——再以回扣方式將價款中的大部分吃回,從而實現(xiàn)洗錢目的。如此一來,內地這邊就需要有人配合,買什么玉石都無所謂,只要將整個流程做下來就賺錢,世上還到哪去找這么大好的事!
呂波一開始對這套彎彎繞怎么都聽不懂,害得那指路的“仙人”給她反復說了好多遍,她才費好大勁想明白,并驚嘆天下怎么還有這么做買賣的。繼而問:“那我能在這當中做什么呢?”
“仙人”又說:“前期港方已付過來一部分錢,在民間很廉價就采購了一些玉器,而按照信用證上的條款,憑這些玉器,港方就應該付過來一大筆美元!明白嗎?咱們在其中隨便賺點傭金,那又是什么概念?”
呂波聽得越來越專注,但還是不明白,為什么仙人會拉自己入伙。這不都采購完了嗎?
“仙人”說:“眼下有這么個環(huán)節(jié),玉石發(fā)到深圳,裝船前,對方在單據(jù)上簽個字,我們就可以憑對方開出的信用證,從銀行拿到錢,將來對方還要指著咱們給他回扣呢。不過,對方辦事的人最后提出來,要在簽字之前,拿到五十萬現(xiàn)金。這意思是說,將來的回扣是給他公司的,眼下他個人想要點好處。我已經把家里房子抵押給銀行了,湊了二十萬,你看,能不能合作一下?回頭咱們就二一添做五,三一三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