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選擇了懷孕——因為元恪還沒有子嗣。而北魏宮廷百年以來一直懸掛著“子貴母死”這把達摩克利斯之劍,隨時會將任何敢越雷池的嬪妃奪去生命。這政策可比我們現在實行的計劃生育有效多了,一旦懷孕就要把命搭上,這誰還敢生啊?當時宮里所有的妃子都盼著別人早點懷上太子,而自己再生個王子、公主就安全了。所以北魏皇宮里的流產事件就特別常見,動不動就有妃子流產。
這樣就算元恪的身體再棒,能跟播種機一樣到處耕耘,也趕不上妃子的故意流產。一些倒霉的妃子,故意流產的水平比較差,只能把孩子生下來了。這些小皇子剛剛生出來,就頻頻夭折——心狠手辣的母親為了保命,也只能忍痛將自己的親生骨肉弄死。因為以后自己雖然能被追封為太后,高高在上,可這供奉的“冷豬肉”的香味畢竟沒有活著的誘惑大。再加上宣武帝的高皇后又特別強悍,一些妃子進宮后連被臨幸的機會都沒有,所以宣武帝盡管夜夜疲于奔命,但始終生不出個兒子來。
而胡家少女的出現打破了這一僵局。她全然不顧周圍發(fā)生的這一幕幕人間慘劇,她懷上了孩子,還挺著肚子在宮里晃來晃去,好像完全把頭上懸掛的這把利刃忘了——百年來,沒有哪位太子的母親能幸免于難。于是一些好心的人便開始提醒她,讓她盡快流產,保命要緊!可她的回答卻是非常地大義凜然:“天子豈可獨無兒子,何緣畏一身之死而令皇家不育冢嫡乎?”意思是說我們怎么能因為自己怕死而讓皇帝絕后呢?而且她暗中還經常祈禱:“但使所懷是男,次第當長子,子生身死,所不辭也?!币欢ㄒ鷤€大兒子,這樣就算我死了,也在所不惜——好一個可怕的女人!
胡家少女的兒子終于出生了,她也由于生育的功勞被進為充華嬪,早已疲憊不堪的宣武帝趕緊將這個寶貝兒子藏了起來,交給專人看養(yǎng),而暫時將“子貴母死”的制度忘在了腦后。胡太后的冒險終于成功了第一步,而轉眼第二次殺身之禍又降臨了。
北魏宣武帝在兒子出生的第五年就累垮了,于公元515年離開了人世,而他當時的年齡不過三十三歲,比孔子講的而立之年才多了三年(北魏的皇帝一般都短命,不是自己病死,就是被人害死)。當時的幾位大臣崔光、于忠、王顯、侯剛趕緊將小太子從東宮抱到顯陽殿。因為在這種賭命的關鍵時刻,這小屁孩便是最大的籌碼。他們知道自己當時抱著的可不是什么凡胎,而是自己的身家性命,是未來能青云直上的保證,是全家人一輩子的榮華富貴。
其中一個叫王顯的大臣心里還藏著點小算盤,說:“明天吧,今天這么匆匆忙忙,皇帝登基的儀式會搞不好的。”
旁邊老謀深算的崔光立馬打斷他:“天子的位置一天也不能缺,等明天干什么?”
王顯還不愿放棄:“應該先奏明皇后吧?”
崔光說:“皇帝死,太子立,這是國家的規(guī)矩,干嘛還要皇后批準?”
面對崔光這個知識淵博的老甲魚,王顯絲毫沒有辦法,只好默認。而旁邊的小皇帝被這群人匆匆忙忙地抱來,此時可能正尿濕了褲子,在一旁大哭不止(這眼淚不大像為他爸爸流的)。大家又趕緊忙著哄小孩:別哭別哭了——天下都是你的了,還哭什么?這小孩被一群人七手八腳地穿上帝服即位,而大家都跪在下面喊萬歲,場面極其混亂和狼狽?! ?/p>
這時候,宣武帝那位很兇悍的大老婆開始秋后算賬,向胡貴嬪舉起了屠刀,而一位叫劉騰的太監(jiān)乘機將這消息告訴了大臣侯剛。侯剛和崔光、于忠一商量,便把胡貴嬪藏了起來,并派兵嚴加防守。胡貴嬪又躲過了人生的一大劫,而她對這四人也非常感恩戴德。
幾個月后,朝政漸穩(wěn),胡貴嬪被尊為皇太妃,而宣武帝那位兇悍的老婆高皇后被強迫剃了發(fā),被送到洛陽的瑤光寺當尼姑伺候佛祖去了——當女人真好,犯了錯誤還能當尼姑避難,這是北魏的一貫的優(yōu)待政策。這時的胡貴嬪做夢也不會想到自己十幾年后也要如此一身裝扮,但那時她的命卻保不住了。
又過了幾個月,胡貴嬪的地位終于上升到了至尊無上的地步——皇太后。而從她冒死懷孕到此時登上這帝國的最高寶座,她僅僅花了短短六年的時間?!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