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田榮很添亂

大風歌:王立群講高祖劉邦 作者:王立群


其實并非項羽穩(wěn)若泰山,此時他是如坐針氈,恨不得將自己劈成兩半,各自為戰(zhàn)。

劉邦還定三秦是對項羽大分封的公開挑釁,如果諸侯都群起仿效,豈不是又將天下大亂了嗎!項羽再笨也不至于連這個道理都不懂,無奈此刻他深陷齊地,實在分身乏術,真叫做心有余而力不足。那項羽為什么會深陷齊地,不可自拔呢?這事兒說來話長了。

鴻門宴之后,諸侯求封的愿望很是強烈。當初大家起兵反秦,跟隨項羽入關,不就是想最后得一塊兒封地回鄉(xiāng)養(yǎng)老嗎?如今滅了秦,人人都自詡有功,都想受封,于是引發(fā)了另一場爭議:誰來主封?

此時懷王在名義上還是項羽的領導,本應由他來執(zhí)行主封。我們前面提到過,項羽此時致信給楚王熊心,希望他能改變之前的約定,可熊心的答復只有兩個字:“如約!”其實,“如約”二字毫無效力,只是表明了楚懷王熊心的個人立場。項羽致信也僅是走個流程,管你熊心同不同意,我還是按照自己的辦法來分封。于是項羽向天下諸侯宣布:懷王是我們項氏家族所立,他什么功勞都沒有,怎么能夠主持分封呢?推翻暴秦、平定天下是各位將領和我項籍(項羽,名籍,字羽)浴血奮戰(zhàn)的結果!我在此提議:尊懷王為“義帝”吧!實際上這就是罷免了懷王的最高領導權。

奪了懷王的主封權,項羽按照自己的標準和想法進行了分封,并自立為西楚霸王,占了秦帝國四十一郡中的九郡,且全是帝國的中心區(qū)域。

這樣的分封,除了劉邦,還有一個人極端不爽,那便是田榮。田榮是齊國最早起兵反秦的田儋的堂弟。田儋被章邯殺死后,田榮立田儋的兒子田市為齊王,田榮躲在幕后,實際掌控著齊地。然而這次田榮沒能如愿受封為齊王,難道是跟項羽有什么過節(jié)嗎?答對了,確實如此。

原來當年項梁兵敗之時,田榮沒有增援相救,導致項梁身亡,后來又不愿參加巨鹿之戰(zhàn)救趙,也不跟項羽入關。在項羽看來,前者是家仇舊恨,后者則有悖分封標準,當然不會給你面子了。

話說回來,作為反秦義軍,當年田榮為什么不愿救援項梁呢?事情還挺復雜。田儋和他堂弟田榮攻占齊地后,田儋自立為齊王,在救魏時被章邯所殺。章邯乘勝之勢,率兵在東阿(今山東東阿縣)圍殲田榮。項梁沒有坐視不管,他帶兵在東阿大敗章邯,救出了田榮。章邯戰(zhàn)敗,向西逃竄,項梁帶兵追擊。

就在這個時候,田榮聽說齊人趁田儋戰(zhàn)死,新立了亡國之君齊王建的弟弟為齊王。他十分惱火,一氣之下,帶兵殺回齊國,把新立的齊王趕去了楚國。新立的齊相和將軍都被迫躲在了趙國。田榮隨即立田儋的兒子田市為齊王,自己出任相國,任命弟弟田橫為將軍,平定了齊地。

這頭項梁與章邯的戰(zhàn)斗如火如荼,章邯因為得到秦帝國不斷增派的援兵,實力大增。項梁不得已通告田榮,希望田榮出兵共討章邯。項梁是一位義士,不免頭腦簡單,他始終認為以德報德、以怨報怨,一人有難定當八方支援,更何況我項梁還剛剛救了你田榮,就算是作為報答,你也應該助我一臂之力。

可田榮不這么想,他給出兵參戰(zhàn)標上了明碼實價:楚國殺了新立的齊王,趙國殺了齊相、齊將,他才出兵。楚懷王熊心覺得:人家齊王走投無路才來投奔我,殺之不義。同時趙國也不同意殺齊相、齊將的要求。田榮的想法也不無道理,他認為被蝮蛇螫了手就要壯士斷腕,螫了腳就要斷腳,付出這么大的代價是為了保命。現(xiàn)在逃到楚國的齊王和躲在趙國的齊相、齊將危害到齊、楚、趙三國,比蝮蛇螫手足還厲害。三方會談未能達成一致,田榮因此堅決不出兵救助項梁。后來章邯在東阿大敗楚軍,項梁戰(zhàn)死,從此項羽便與田榮結了怨。

項羽大封天下,將原齊王田市調往膠東,封為膠東王;齊將田都因為積極參與救趙,又隨項羽入關,被封為齊王;原齊王建的孫子田安曾協(xié)助項羽攻下濟北幾座城,然后率兵投靠了項羽,這次被封為濟北王。田榮不救楚,不援趙,則不封王。田榮震怒。

漢元年五月,田榮率軍攻打齊王田都,田都敗逃到楚國。田市雖然被封為膠東王,田榮不讓他就任,田市因害怕項羽不敢不去。私自去到膠東的田市惹惱了田榮,同年六月被田榮滅掉。田榮于七月出兵殺了濟北王田安,一人獨霸齊地。

項羽當初將齊地一分為三,目的就是讓他們仨相互制衡,確保西楚安定。這一計劃現(xiàn)在被叛亂的田榮攪得一團糟,項王很生氣,后果很嚴重。

田榮也不是等閑之輩,你看他短短三個月便獨并齊地,甚是強悍。不過強悍是一回事,他也擔心遭到項羽的報復,便打算聯(lián)絡一些對項羽分封心懷不滿之人。

于是,他找到了彭越。

彭越又是何方神圣?此人原是昌邑(今山東巨野縣昌邑鎮(zhèn))一個漁民,后來淪為“群盜”,在當?shù)鼗斐隽它c小名氣。陳勝、吳廣起兵后,有人對彭越說,天下豪杰都反秦了,你為什么不大干一場呢?彭越說,“兩龍方斗”,再等等。一年后,當?shù)鼐奂藬?shù)百年輕人,請彭越當頭兒。彭越本不愿意,可看眾人的架勢,是非要讓他出山,便說,你們若是當真要我當這頭兒,明早太陽出來的時候到這里集合,遲到者斬!第二天日出之時,竟有十幾個人遲到。彭越說,你們非要我當頭兒,現(xiàn)在約了時間又不遵守。遲到的人那么多,不可能全都殺了,就殺最后來的那個吧。隨即下令將遲到最厲害的那人斬了。大伙笑說,沒必要這樣吧,大不了以后不再遲到就是了。彭越哪是開玩笑,他拉出最后來的人,咔嚓一刀下去,血光四濺。這幫年輕人全傻了眼,從此對彭越敬畏有加。

劉邦西入秦關時彭越曾協(xié)助劉邦打過昌邑,沒打下來。劉邦繼續(xù)西進,彭越帶著他的人在巨野(今山東巨野縣)一帶潛伏。項羽分封諸侯時彭越手下已有一萬多人,沒有具體歸屬于誰。由于他沒有參加救趙,也沒有隨項羽入關,項羽跟他也未曾有過交往,對他不關注,也沒有封。

田榮別有用心地派人給彭越送去一枚將軍印,希望他在梁地起兵反項羽。彭越是有奶就是娘的人,得了田榮的將軍印,立即來了個強勢反彈,起兵反楚。項羽派蕭縣縣令(蕭公角)去應戰(zhàn),結果被彭越打得潰不成軍。

田榮自己獨霸了齊地,還煽動彭越梁地反楚,玩得不亦樂乎,沒想到此時又冒出一個見風就是雨的陳馀!這個陳馀乃是趙地名人,反秦功臣。項羽分封時,聽說陳馀是個賢者,而且有功于趙,就在其住地周圍封了三個縣給他。但陳馀認為自己的功勞再怎么說至少和常山王張耳能有一拼。張耳被封常山王,自己卻只得了三個縣,太不公平。此時又見田榮、彭越心有異想,便暗中派使者去游說田榮,說項羽作為天下掌門人,處事不公,把原來的諸侯王分到不發(fā)達地區(qū),跟隨他的將領們封到發(fā)達地區(qū),尤其是趙王歇,竟被封到邊境去了,很是不妥。大王起兵不就是反對這種“不義”之事嗎?所以,希望大王能贊助一下我的軍隊,幫我趕走常山王張耳,以恢復趙王歇的地盤。事成之后,趙國可以做大王的屏障。

田榮原來只注意到了彭越,真沒注意陳馀。拿到陳馀尋求贊助的申請,田榮自認為又多了一員反楚斗士,真是天助我也!于是立即同意借兵陳馀。陳馀率領自己三縣的軍隊,聯(lián)合齊軍,大敗常山王張耳。張耳被迫逃到了漢王劉邦那里(陳馀悉發(fā)三縣兵,與齊并力擊常山,大破之,張耳走歸漢)。陳馀的起兵,打亂了項羽常山王、代王二分趙地的格局,而趙王歇被陳馀接了回來后,為報答陳馀,遂封陳馀為代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