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初抵柏林(3)

一生的遠行 作者:季羨林


 

我還遇到過一件小事,更能說明德國人的老實忠厚。根據我的日記,這件事情發(fā)生在9月17日。我的表壞了,走到大街上一個鐘表店去修理,約定第二天去拿??墒俏页醯桨亓?,在高樓大廈的莽叢中,在車水馬龍的喧鬧中,我仿佛變成了初進大觀園的劉姥姥,暈頭轉向,分不出東西南北。第二天,我出去取表的時候,影影綽綽,隱隱約約,記得是這個表店,邁步走了進去。那個店員老頭,胖胖的身子,戴一副老花鏡,同昨天見的那一個一模一樣。我拿出了發(fā)票,遞給他,他就到玻璃櫥里去找我的表,沒有。老頭有點急了,額頭上冒出了汗珠,從眼鏡上面射出了目光,看著我,說:“你明天再來一趟吧!”我回到家,心里直念叨這一件事。第二天又去了,表當然找不到。老頭更急了,額頭上冒出了更多的汗珠,手都有點發(fā)抖了。在玻璃櫥里翻騰了半天,忽然靈光一閃,好像上帝佑護,他仔細看了看發(fā)票,說:“這不是我的發(fā)票!”我于是也恍然大悟,是我找錯了門。這一件小事我曾寫過一篇散文:《表的喜劇》,收在我的《散文集》里。

這樣的洋相,我還出過不少次,我只說一次。德國人每天只吃一頓熱餐,這就是中午。晚飯則只吃面包和香腸、干奶酪等等,佐之以熱茶。有一天,我到肉食店里去買了點香腸,準備回家去吃晚飯。晚上,我興致勃勃地泡了一壺紅茶,準備美美地吃上一頓。但是,一咬香腸,覺得不是味,原來里面的火腿肉全是生的。我大為氣憤,憤憤不平:“德國人竟這樣戲弄外國人,簡直太不像話了,真正豈有此理!”連在夢中,也覺得難咽下這一口氣去。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到那個肉食店里去,擺出架勢,要大興問罪之師。一位女店員,聽了我的申訴,看了看我手中拿的香腸,起初有點大惑不解,繼而大笑起來。她告訴我說:“在德國,火腿都是生吃的,有時連肉也生吃,而且只有最好最新鮮的肉,才能生吃。”我還有什么話好說呢?自己是一個地道的阿木林。

我到德國來,不是專門來吃香腸的,我是來念書的。要想念好書,必須先學好德語。我在清華學德語,雖然四年得了八個優(yōu),其實是張不開嘴的。來到柏林,必須補習德語口語,不再成為啞巴。遠東協(xié)會的林德(Linde)和羅哈爾(Rochall)博士熱心協(xié)助,帶我到柏林大學的外國學院去,見到校長,他讓我念了幾句德文,認為滿意,就讓我參加柏林大學外國留學生德語班的最高班。從此我就成了柏林大學的學生,天天去上課。教授名叫赫姆(Hhm),我從來沒有遇到這樣好的外語教員。他發(fā)音之清晰,講解之透徹,簡直達到了神妙的程度。在9月20日的日記里,我寫道:“教授名叫 Hhm,真講得太好了,好到不能說。我是第一次聽德文講書,然而沒有一句不能懂,并不是我的聽的能力大,只是他說得太清楚了?!笨梢娢耶敃r的感受。我上課時,總和喬冠華在一起。我們每天乘城內火車到大學去上課,樂此不疲。

說到喬冠華,我要講一講我同他的關系,以及同其他中國留學生中我的熟人的關系,也談一談一般中國學生的情況。我同喬是清華同學,他是哲學系,比我高兩級。在校時,他經常腋下夾一冊又厚又大的德文版黑格爾全集,昂首闊步,旁若無人,徜徉于清華園中。因為不是一個行道,我們雖認識,但并不熟。同被錄取為交換研究生,才熟了起來。到了柏林以后,更是天天在一起,幾乎形影不離。我們共同上課、吃飯、訪友、游玩婉湖(Wansee)和動物園。我們都是書呆子,念念不忘逛舊書鋪,頗買了幾本好書。他頗有些才氣,有一些古典文學的修養(yǎng)。我們很談得來。有時候閑談到深夜,有幾次就睡在他那里。我們同敦福堂已經幾乎斷絕了往來,我們同他總有點格格不入。我們同一般的中國留學生也不往來,同這些人更是格格不入,毫無共同的語言。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