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9.錄像廳

流行詞語看中國 作者:高虹


● 專供放映錄像帶的場所。

● 關聯(lián)詞:港臺片  三級片  掃“黃”打“非”  VCD  DVD

1980年代是中國文化娛樂的重新開始階段,歌廳、舞廳、音樂茶座等娛樂場所次第復興,且呈從東南沿海開放城市向內地發(fā)展的趨勢。1984年開始了錄像廳時代。經營面積普遍偏小,設備普遍比較簡陋的錄像廳遍布城市鄉(xiāng)鎮(zhèn)。那一代少年的共同記憶中難免有逃學進錄像廳這一幕,且不少人還有看“三級片”的經歷,所以錄像廳成了家長眼中的是非之地,猶如后來的網吧遭受非議一樣。

其實當年錄像廳的遍地開花,有著這樣一個背景:就是國產電影題材單一、產量太低,完全不能滿足觀眾的需要,于是,錄像廳代替了電影院的功能,錄像廳放映的大都是港臺電影錄像,那時正逢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錄像廳里港片的更新速度讓內地觀眾驚訝其電影產量的巨大!

錄像廳放映的內容開初像是在補課,先是將1970年代的香港功夫影片逐一放來,李小龍的《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成龍的《醉拳》《蛇形刁手》《師弟出馬》等等。以后,錄像廳幾乎同步放映香港的熱門影片。如《英雄本色》系列、《賭神》系列、《倩女幽魂》系列、《黃飛鴻》系列、《逃學威龍》系列,而《新龍門客?!窇撨_到了錄像廳的“票房”最高記錄。

錄像放映幾乎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普及度最高的大眾娛樂項目,這個趨勢到1990年達到高峰,最多時全國有五萬多家大小錄像廳,很多電影院都改成了錄像廳。在行業(yè)火暴的同時,黃色音像制品和非法音像出版制品趁勢泛濫,掃“黃”打“非”成為地方治安的一大任務。直到1990年代,全國統(tǒng)一取締了鐳射放映,各城鎮(zhèn)的鐳射廳先后被關閉,文化部要求所有錄像放映廳必須播放內容經過國家審查、具有播映權的“專供節(jié)目”,這導致放映場所數量逐步下降,錄像廳徹底淡出市場。緊跟其后VCD時代來臨,僅僅幾年VCD又被影像更清晰、聲音更保真的DVD替代,使觀影的體驗不再是集體的狂歡,而漸漸變?yōu)樵谒饺丝臻g慢慢體味……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