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科學的春天

流行詞語看中國 作者:高虹


● 對一次大會詩意的別稱,如果加上書名號,則是這次大會上一篇熱情洋溢的講話稿。

● 關聯(lián)詞:  郭沫若  四個現(xiàn)代化  科學技術是生產(chǎn)力  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的一部

1978年是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的第一年。這一年3月9日,在鄧小平、方毅的有力支持和推動下,李政道、楊振寧、丁肇中等著名科學家大力倡導和支持中國科技大學創(chuàng)辦了少年班。也是這一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召開的第一個全國性的重要大會,則是全國科學大會。表明了中國已經(jīng)結束了長期的動亂將開始新的歷史時期,中華民族在經(jīng)歷了“文革”劫難之后,要走上騰飛復興的道路了。

這次大會于1978年3月18日~31日在北京召開,此時正值“春分剛剛過去,清明即將到來”,所以人們熱情地把這次大會看做科學的春天的到來。3月18日下午,全國科學大會如期召開,6000人參加開幕大會,鄧小平致開幕詞。有人統(tǒng)計,鄧小平一個多小時的講話,被全場十九次熱烈的掌聲打斷。華羅庚、嚴濟慈、錢三強、錢學森等幾乎所有著名科學家都出席了大會。鄧小平在會上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生產(chǎn)力”、“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等重要論斷。大會閉幕時,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發(fā)表了書面講話《科學的春天》,并由著名播音員虹云當場朗讀,飽含激情的講話在人民大會堂激起了一陣陣春潮般的掌聲。

郭沫若素以詩人和文學家聞名于世,其實他是融三種身份為一體:國務活動家、科學家(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詩人(文學家),在這次大會召開之時,郭老已是86歲高齡。一位跨世紀的老人,在大會上呼喊著:“我們民族歷史上最燦爛的科學的春天到來了”,“讓我們張開雙臂,熱烈地擁抱這個春天吧”,不能不讓人感到熱血沸騰,心潮澎湃!

如果說大會閉幕式上郭老詩意的、激情的發(fā)言從感情上鼓舞著人心,而大會開幕式上鄧小平的長篇報告則更具有實質(zhì)性意義,它從根本上解決了方針路線和政策方面很多問題。這個報告打破了多年政治運動加諸知識分子的思想桎梏,澄清了此前束縛科學技術發(fā)展的重要理論問題,預示著一個尊重知識、倡導科學、推進民主法制的時代已經(jīng)到來。中國走上了改革開放的大道。1988年9月5日,鄧小平進一步作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chǎn)力”的論斷,確立了科學技術在我國發(fā)展戰(zhàn)略中核心地位的理論基礎。1995年5月,江澤民在全國科技大會上提出“科教興國”戰(zhàn)略。2004年6月,胡錦濤在兩院院士大會上指出,“科學技術是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基礎資源,是引領未來發(fā)展的主導力量?!?006年1月,胡錦濤提出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 三十載彈指一揮間,中國科學技術已發(fā)生了令世界為之矚目的巨變:我國擁有了相當完整的學科布局,擁有居于發(fā)展中國家的科技實力,擁有大規(guī)模的科技人才資源;“神舟”巡天,“嫦娥”奔月……在航天、生物等重要研究領域,中國已躋身世界前列。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