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塞姆勒發(fā)表論文20年后,德國學者倫多克威斯特又用別的方法提取了大蒜成分。他把干燥的大蒜根莖浸泡在稀酒精溶液里。然后用醚稀釋提取液,分離出沉淀物,再提純,得到了碳水化合物結晶。出于學名的考慮,他把這種結晶命名為蒜氨酸。
就這樣,首次精制出了大蒜主要成分的結晶——蒜氨酸。不過在這一階段,提純技術還有待提高,蒜氨酸中包含著很多雜質。
雖說如此,原本認為大蒜的主要成分是芳基系揮發(fā)油,但現(xiàn)在卻前進了一步,得到了無臭的結晶蒜氨酸。當然,如果認為蒜氨酸是大蒜的基本物質,則又出現(xiàn)了一個不可思議的怪現(xiàn)象——蒜氨酸沒有大蒜的獨特臭氣。但是,如果把蒜氨酸放入糖類檢測試劑斐林液中,則會散發(fā)出大蒜的臭氣。另外,蒜氨酸還可以和大蒜中提取的酶溶液發(fā)生反應,散發(fā)出大蒜的臭氣。
如前所述,倫多克威斯特和卡瓦里特等人提取的蒜氨酸、蒜素還不夠純粹,包含了大量雜質。真正提取出純凈大蒜成分的人是瑞士學者斯特爾。
正是斯特爾在進一步地嚴密推理驗證后,徹底查明了大蒜中酶的活動,揭開了大蒜的秘密。
為提取出純凈的蒜氨酸,他使用了下面的方法:首先,在零下20度左右的溫度下,把大蒜冷凍。然后,用粉碎機把凍好的大蒜粉碎。因為溫度太高的話,大蒜中的酶會分解,影響蒜氨酸的純度,因此要選擇這樣的冷凍條件。
接著,把冷凍的大蒜粉末用酒精或甲醇提純。此時盡量注意控制水分,把水分含量控制在15%~20%之間。如果酒精中的水分較多,會導致大蒜粉中的酶自動分解。同時,如果酒精的濃度過高,則會導致大蒜粉中的酶失去活性,凝固成團,不會溶解于水中。
隨后,把溶解了蒜氨酸的酒精溶液反復過濾,低溫加熱。酒精揮發(fā)后,殘留下的溶液很像糖漿。為了提取其中的脂肪性不純雜質,斯爾特使用了乙醚進行提純。之后,為了除去大蒜溶液中的碳水化合物,還要使用含水酒精提純,然后再加入無水酒精。
接著把液體放在容器中減壓蒸餾,可以得到高濃度的水溶液。加入甲醇后放置,最后可以得到無色的蒜氨酸針狀結晶。
然后,再用含水丙酮使蒜氨酸針狀結晶再次結晶,便得到了高純度的蒜氨酸。
這是挺復雜的工作,估計連斯特爾本人也沒想到,提純大蒜中的蒜氨酸竟會如此復雜。
蒜氨酸具備酸性氧化劑的特征:不穩(wěn)定、易反應、易分解,而且還是不飽和構造的活性硫磺化合物??墒牵馐撬獍彼岜旧聿⒉荒芙忉尨笏獾膹娏⒕?、刺激的臭氣,以及神奇的藥效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