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各民主黨派擁護《五一口號》(1)

建國大業(yè) 作者:五興東;陳寶光


1948年5月,在香港的臺灣民主自治同盟、中國民主促進會、三民主義同志聯(lián)合會、中國國民黨民主促進會分別發(fā)表了擁護中共中央《 五一口號 》的宣言。

《 華商報 》報社位于香港干諾道中123號的那幢五層小樓里。它創(chuàng)刊于1941年4月8日。當時日軍占領了中國沿海城市,香港尚未淪陷,大批愛國人士匯集于此。當 時的香港報刊都受國民黨和港英當局控制,沒有一份左派報紙。為了沖破國民黨的封鎖,宣傳中國共產黨的主張,由廖承志向中共中央建議出版了這份報紙。它的 法人和出資人是香港商人世家子弟鄧文釗。鄧文釗雖是有錢人,但在英國留學時卻信仰了馬克思主義。香港淪陷后,《 華商報 》???箲?zhàn)勝利后,遵照中共中 央指示,中共廣東地區(qū)黨委宣傳部長饒彰風找鄧文釗幫忙,《 華商報 》于1946年1月4日正式復刊。1947年《 新華日報 》被國民黨查封后,《 華商報 》就成了 中共在解放區(qū)外唯一的喉舌。《 華商報 》1948年5月1日刊登了《 五一口號 》。

這幢樓的第五層有個總是關閉的房間,里面有個秘密電臺,掌管電臺的人叫楊喬。

5月4日下午2點,楊喬收到了毛澤東致李濟深、沈鈞儒信的電報。電報譯出后,立刻交給了從上海來到香港、專門負責統(tǒng)戰(zhàn)工作的中共中央上海局委員潘漢年。

潘漢年是中國共產黨隱蔽戰(zhàn)線的杰出領導人。同志們給他起的外號叫“小開”,那是上海人對風流倜儻的資本家少爺?shù)姆Q呼,也可以想見他的風格。潘漢年的長相 有著江南人的清秀,額頭光滑,戴著金絲眼鏡,衣著入時,很像個精明干練的洋行高級職員。他為人機警,善于交際,能與各種人打交道,有著廣泛的人際關系。 在日本占領上海時期,上海成了世界各國和國內各派間諜較量的地方,他在各種政治勢力之間縱橫捭闔,多次為中共中央及時獲取重大的戰(zhàn)略情報。

潘漢年讀了這封信,覺得非常重要,黨中央、毛主席已經在具體籌劃建立全國政權的問題了。而且,由毛主席出面給民主人士寫信商討重大問題,這樣的信他經手 的不多。他用雋秀的蠅頭小楷把這封信謄寫了兩份,準備在拜訪李濟深、沈鈞儒時交給他們。

5月4日下午4點多,潘漢年來到香港羅便臣道92號李濟深的寓所。

會客廳的正中,懸掛著李濟深與孫中山合影的照片,兩旁掛著摘自《 總理遺囑 》的對聯(lián):“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李濟深字任潮,廣西蒼梧人。曾任粵軍第一師代理師長,國民革命軍第四軍軍長。北伐戰(zhàn)爭時期,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參謀長,黃埔軍校副校長。1927年曾追隨 蔣介石的反革命活動。1933年聯(lián)合十九路軍蔡廷鍇等在福建組織反蔣抗日的“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箲?zhàn)時期主政廣西,響應共產黨一致抗日的主張,反對 蔣介石的反共政策。1948年在香港組建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

李濟深63歲了,個子不高,身材敦實。典型的南方人長相,年輕時面皮白凈,無胡須,是英俊的小生臉。現(xiàn)在留起了胡須,但上下唇的胡須稀稀疏疏,下巴的山羊 胡子還差強人意。分頭和胡子都灰白了。兩只眼睛仍然圓圓的,虎虎有神。

“漢年先生,你這位大忙人,怎么有時間來看望我這個閑人哪?”李濟深開玩笑地說。他知道,潘漢年的來訪,一定跟中共剛剛發(fā)布的《 五一口號 》有關。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