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滋味你最明白?!?/p>
劉克服說是的他知道。
蘇心慧還講到自身性情。本來她不至于吃太多苦頭,當年曾經有人告訴她,有些事情可以是事,也完全可以不當個事。那人有權勢,指著辦公室后邊的一張長沙發(fā)向她示意,說把門關上,半個鐘頭就夠,沒人會知道。以后她要什么,他給什么。她怎么能接受這個?當時站起身打開門就走掉了。這以后當然要什么沒什么。后來情況發(fā)生了變化,她不再為陰影所苦,為不公不平,一步步走來,終于有了今天。這是因為應縣長。
“無論如何我牢記不忘。”她說。
劉克服表示理解。
蘇心慧說,湖內這件事不是什么天大的事情,本來已經了結了,忽然又鬧騰起來,這是有問題的。她非常注意,不能讓這件事傷害到應遠縣長。
“明白嗎?”
“不會的?!眲⒖朔f,“你的意思我明白?!?/p>
離開湖內之前,林渠帶調查組去山前村,找相關人士了解情況,同時看望斷手男孩阿福。小孩在奶奶去世后被接到母親和繼父家里。這家人原本不富裕,又背上了為孩子治傷的沉重債務,生活尤其艱難。男孩的母親敘說情況,說著說著就哭起來,不知道日子怎么過,也不知道這孩子今后怎么辦。但是孩子自己茫然不覺,他在院子里玩得很高興,已經學會用兩個光禿禿的手臂夾一根細樹枝,把一條毛毛蟲擠進圍墻的縫隙里。臨走前,組長林渠帶頭拿錢給孩子的母親,大家有的兩百,有的一百,紛紛表示同情和慰問。一行人里僅劉克服一毛不拔,因為身上恰沒帶。他掉頭走出門去。
兩天后調查組回到縣城,隔日匯報??h長應遠親自聽,政府辦、監(jiān)察局、農辦等相關部門領導參加。調查組全體成員依例出席,由組長林渠匯報。劉克服坐在會議室后排位子,聽得胳膊不住發(fā)抖。
匯報稿是林渠自己整理的,事前調查組成員討論時各自發(fā)表過意見,然后就由組長定奪。林渠辦理信訪事務經驗豐富,他知道怎么辦。劉克服在組里很低調,因為蘇心慧交代過,一切聽林主任的。劉克服自知自己不過一個借用人員,當然謹遵上命。他在討論時沒多說,只講過一點看法,認為反映問題應當盡量客觀。
他沒想到林渠那般厲害。匯報掛炮事件還基本客觀,講到死人就變了。林渠說調查組經過細致走訪,認為鄭菊自殺的原因主要兩條,一是家庭糾紛,二是病患嚴重。鄭菊老人愛孫心切,為了孫子的醫(yī)藥費,她跟自己的兩個女兒,還有孩子的生母繼父都吵過架。事發(fā)前一天,鄭菊到山前村向孩子的生母和繼父要錢無果,被趕出家門,雙方都說了重話。老人罵自己的前兒媳,說你生的你不管,我死給你看,讓你們管去。阿福的繼父則罵她:“老瘋癲”,對她刺激很大。第二天就出了事。老人確實也有病,除多種老年性疾病外,村民反映她曾經“失心”,也就是發(fā)過精神疾病。老人性急,固執(zhí),走極端,跟她的精神疾患有關系。
劉克服參加了整個調查過程,他知道死者鄭菊跟家人確實都吵過架,阿福的醫(yī)療債務,主要承擔者是其生母和繼父,其兩個姑姑和老人自己也都負擔了部分。老人后來不聽家人勸阻,堅持上訪,還屢屢向他們要錢,糾紛更甚。自殺前一天,老人在趕集后確實去了山前,主要卻不是要錢。她是聽說縣長在湖內,要阿福的母親跟她一起去鄉(xiāng)政府攔人告狀。阿福的繼父反對,認為白費功夫,而且還要花錢。雙方因此口角,彼此說了重話。死者身體狀況不好,性急固執(zhí),旁人以“癲”稱之,這是事實,但是她頭腦清楚,目標明確,言談正常,絕非神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