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
走出健康來
人們常說“飯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散步是最簡單、最輕松的運動方式,但所起的健康作用卻很多。散步通過手、腳、軀干的協(xié)調動作,以及輕松愉快的情緒,讓人周身氣血暢達,給人一種輕松愉快的感覺。而在這種輕松愉悅的氛圍中,身體也越來越健康。
1. 散步可舒筋活絡
坐久則絡脈滯,居常無所事,即于室內(nèi),時時緩步。盤旋數(shù)十匝,使筋骸活動,絡脈乃得流通。習之既久,步可漸至千百,兼增足力。步主筋,步則筋舒而四肢健,懶步則筋攣,筋攣日益加懶,偶展數(shù)武,便苦氣乏,難免久坐傷肉之弊。
人的生命在于運動,常常久坐的人,或不愛運動的人,往往會有氣血運行不暢的問題,而解決這一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站起來散步。散步不拘于形式,也不限于地方,即使是在室內(nèi),也可以進行散步,而長期堅持,定能收到強身健體的效果。
散步是一種有氧運動,需要長期堅持才能起到很好結果。長期不愛運動的人,筋骨不疏,便會越坐越懶,氣力也變得越來越小,偶爾出去一次,就會感覺氣喘吁吁,這是長期久坐的結果。這樣的人散步時,一開始可能并不能走很遠,但長期堅持后,每天都會有些長進,而身體也會越來越健康。
養(yǎng)生課堂
盡管散步是隨時隨地可進行的運動,但仍需要注意以下內(nèi)容:
◇散步需要全身放松,從容和緩,即使內(nèi)心煩悶,也應保持一顆平靜的心。
◇長時間坐、立后,最好要走動一小會兒,以促進血液流通,舒筋活絡。
◇長期不鍛煉的人,剛開始投入散步時可選擇走走停停、且快且慢的逍遙步,待足力增加后再進行強度稍大的散步運動。
◇飯后散步,可選擇每分鐘60步的漫步法;而有高血壓或高血脂的患者,可選擇每分鐘120步的快走法。
不過,大家需要注意的是,散步需要持之以恒,而且不能急功近利,因為欲速則不達。
2. 散步也需做準備
欲步先起立,振衣定息,以立功諸法,徐徐行一度立功見二卷導引內(nèi)。然后從容展步,則精神足力,倍加爽健?!盾髯印吩唬喊惭喽鴼庋欢?。此之謂也。
雖然散步的運動強度并不大,但仍需提前做好運動準備。曹老先生說,想要散步,應先起立,然后抖平衣服,安定一下自己的氣息,然后慢慢地做一些準備運動,如活動一下胳膊、腳踝等,再從容散步,則精神足力,倍加爽健。
養(yǎng)生課堂
或許很多人會說,散步如此舒緩的運動,不需要做任何準備工作,但事實上做任何一種運動前都應做好準備工作。一般說來,運動的準備活動分為心理準備活動和身體準備活動兩方面,而散步的準備活動也是如此。
曹老先生說,即使是散步也應安定心神后,進行稍微的熱身運動再開始,老年人尤其如此。由于散步已經(jīng)是比較舒緩的運動方式了,因此,要做的準備活動也只是稍微活動一下即可,如伸伸胳膊、壓壓腿等,不需要特別的準備活動。
3. 散步時間選擇有講究
飯后食物停胃,必緩行數(shù)百步,散其氣以輸于脾,則磨胃而易腐化,《蠡海集》曰:脾與胃俱屬土,土耕鋤始能生殖,不動則為荒土矣,故步所以動之?!冬構钟洝吩唬汗胖先耍埡蟊厣⒉?,欲搖動其身以消食也。故后人以散步為逍遙。
一天24小時中,除了睡眠的時間,其他任何時間都可以散步,但飯后散步對身體最好。中醫(yī)理論說,飯后的散步能散胃部之氣,并輸送到脾,進而幫助消化,而且脾、胃五行皆屬于土,只有運動才能讓使土顯現(xiàn)生氣,否則容易傷胃。事實上,這是因為飯后,食物停留于胃中不易消化,而舒緩的運動能促進胃部運動,進而幫助消化。老人胃腸功能衰弱,尤其應飯后散步,以刺激胃腸運動,促進食物的消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