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今夕何夕(1)

追尋夢土 作者:席慕蓉


C常常對我說,他覺得我們這一代的中國人,應該算是比較幸運的一代。

他說:和下一代的年輕人相比,我們這代在幼小的時候,都或多或少受到戰(zhàn)亂的波及,童年因此較為窮困和辛苦。年輕的時候要咬緊牙關,才能逐步往順境里走來,所以比較容易知足,常懷感謝,也懂得向命運讓步。又因為所有的黃金歲月都與這個島嶼有所關聯(lián),心里也就有一份完整的歸屬感。

但是,我們的下一代當然不肯對今天知足,他們當然是要從這個基礎上,再去要求一個更好的明天,因此也免不了會常常覺得失望與沮喪,在這一點上,我們并沒有辦法來安慰他們。

而上一代呢?

不論是四十年前倉皇離家的,或者是那時候剛剛在這個島上完成他們的學業(yè)的,這些人在最需要工作、最渴望在公平的社會上一展抱負的年紀里,卻都被卷入了戰(zhàn)爭的漩渦。面對著流離顛沛的命運,面對著家破人亡的創(chuàng)傷,他們的一生,從那個時候起,就被切割成永遠不能重新結合的兩段了。

在這一點上,我們做子女的也說不出什么安慰的話來。

我有時候會想,對于我的父親和母親來說,他們在蒙古高原家鄉(xiāng)所度過的少年時光,也許就是生命里僅有的一段不知憂患的歲月了吧?

和整個一生長長的時間相比,那段時光何其短促!何其遙遠!又因此而何其美麗!

這個初秋的返鄉(xiāng)之行,其實早在去年暑假,就開始和父親商量了。

父親遠在德國,我原來是想與他會合,再一起回去的。內(nèi)蒙古有一所大學邀請父親去演講,邀請函后還加了一條附注,聽說是也歡迎我這個做女兒的一起去。

可是,父親后來還是婉言推辭了。

我不知道他是怎樣回復那所大學的。當然,他可以舉出許多理由和藉口來。不過,我卻知道真正的原因,在心里最無法向人明說而又是最痛的原因,不過就只有一個:

“我曾經(jīng)在那塊土地最美麗的時候,留下了許多記憶。今天的我,實在不愿意也不舍得去破壞它們?!?/p>

所以,就是這樣了。那么,就讓我一個人回去罷。

是的,父親,我明白您的心情。那么,就讓我這個從來沒有見過故鄉(xiāng)的女兒,一個人回去罷。

父親,我是幸運的一代!沒有任何記憶的負擔,沒有任何會因為比較而產(chǎn)生的損失,也因此而沒有悔恨與遺憾,您就讓我一個人回去罷。

在長途電話里,父親把我堂哥的地址一個字一個字地念給我聽。堂哥是我三伯父的孩子,也是父親在家鄉(xiāng)唯一的親人。用蒙文再翻成漢文的地址又長又繞口,父親說:

“從地址看來,你堂哥現(xiàn)在住的這個地方,不是我們從前的家了。反正,你先去找到他,到了那里,你再向他問回去老家的路好了?!?/p>

父親又要我與住在北京的尼瑪先生聯(lián)絡,尼瑪先生是內(nèi)蒙古人,年紀雖然和我差不多,卻是我父親非常敬重的朋友,這次回鄉(xiāng),父親鄭重拜托他給我?guī)贰?/p>

我從來也沒見過尼瑪先生,要如何相認呢?

尼瑪?shù)慕ㄗh倒很新鮮,他回信說:

“我會到北京機場來接你。我們彼此雖然不相識,但是,我想,到時候應該可以從我們蒙族人面貌特征上的相似之處,來互相辨認的罷?”

果然,在北京機場,我們彼此很容易地就認出來了。只是,在性格上,我們也都有蒙族人相同的特征,在初次見面時,都有著潛在的羞怯與猶疑,因而交換的語句常會停頓下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