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墉
俄國首富阿布拉莫維奇(Roman Abramovich)和他結褵十六年的老婆伊蓮娜(Irina)離婚了。過去聽說富豪離婚,尤其像阿布拉莫維奇這樣結婚時連個漢堡都買不起的,居然發(fā)財之后拋棄“糟糠之妻”,朋友們都會罵那「負心漢」。
但是這次奇了!大家非但沒罵,還羨慕下堂的伊蓮娜,因為她一下子分到半數的財產,創(chuàng)世界贍養(yǎng)費最高紀錄的55億美金。
更妙的是有人竟為阿布拉莫維奇抱不平,說他辛辛苦苦在外打拼,是他會賺、有投資眼光,早年買下石油公司和航空公司,又及時把石油公司賣給政府,他太太根本是撿現成,搞不好天天在家打扮保養(yǎng),出去血拼打屁,大不了陪丈夫應酬應酬,美美地吃香喝辣,而今坐收一百億,把老公硬“砍”一半,真是太不公平了。
說這話的人多半也是以前罵「負心漢」的,所以我諒解他。因為他不懂西方的婚姻倫理。就算他過去為離婚的女人打抱不平,也不是因為他有夫妻平等的觀念,而是由于他打心底歧視女人。
提到這,我很欣賞一位國內名律師的太太。有一天出游,大家聊到某富商把老婆甩了,我很大膽地講「說男人甩了女人,就是對女性的歧視?!顾⒖瘫硎就狻?/p>
問題是,與她同樣見識的能有幾人?尤其女士們、太太們,只要聽說誰誰離了婚,那男人又娶了,八成會講女人吃了虧。甚至有所謂「大老婆俱樂部」,互相充當眼線,為姐妹淘監(jiān)視老公。
最近看個大陸的電視專題,報導安徽歙縣的牌坊,拍得極美,稿子也寫得極好。問題是里面談到莭烈,「莭」是丈夫死后含辛茹苦把孩子帶大、終身未再嫁的莭婦;「烈」是未婚夫死,哭往夫家守莭,或者丈夫死就上吊投河殉死的女子。配合一座座莭婦烈女的牌坊,電視旁白一個勁地贊美。
我一邊看,一邊為那些女人叫屈。如果而今社會還一味強調莭烈,或暗暗褒揚這種女人,是愛護女子嗎?是男女平等嗎?
從人類社會學的角度看,這種禁錮女人的行為是「殺親習俗」的延伸??峙轮钡浆F在,某些貧窮落后的地方還有這習俗。譬如丈夫死,女人如果沒孩子,就由丈夫的兄弟們把她家的房子拆了,拿材料回去加建自己的,至于那無家可歸的婦人則流落街頭,不顧她的死活。我前兩年還讀到一篇報導,一群死了丈夫的印度女人住在墳場,與野狗爭別人祭拜的食物。
為什么這樣?因為生活資源匱乏?。∠胂霅鬯够θ艘郧皩O子出生,祖父母就自己走向冰雪,不也因為糧食不足,為了讓命脈存續(xù)下去,老一輩只好自己去死。
同樣的道理,為什么下堂妻被稱為棄婦?因為她被主子棄了,在農業(yè)時代缺乏勞動力的女人不得不靠男人吃飯。男人不愛了,把她趕出門,她就難以生活,最起碼,她生活會變得艱苦。
男人有良心,還賞幾文贍養(yǎng)費;孩子有良心,還常去瞧瞧。否則那婦人怎么過?也正因此,在早期夫妻離婚,常把孩子判給丈夫,因為那是父系社會、因為男人能養(yǎng)孩子,因為下堂的女人再嫁,是帶拖油瓶,孩子得受苦。甚至連娘家都有所謂「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共粴g迎女兒回去「吃糧食」。
正因此,為了保障女人,中國有所謂「三不去」。只是請問,那「三不去」是男女平等的名詞嗎?抑或那「去」里已經有了對妻子的莫大歧視?
相對的,當阿布拉莫維奇分給離婚妻子一半財產、數億美金的時候,人們的看法就改了,甚至認為伊蓮娜非但沒被「棄」,反而是「搶」了走的。
這「搶」對嗎?說伊蓮娜上算、劃得來,對嗎?都不對!那還是歧視女性,認為她得了不當得的東西,大家怎不想想那是在十六年婚姻中,她為老公掙的呢?就算她沒真掙,她是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管她用了什么功夫,她的男人成功了,好比大電子公司發(fā)年終獎金,連掃地小妹也拿十三個月。那是照規(guī)矩來,誰讓小妹運氣好,在那家公司掃地呢!
想到一句阿扁的名言──「算我好運,那嘸你是要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