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點評10個人(1)

風馬牛:馮侖和他的快意人生 作者:瀟瀟


點評10個人

李敖

我覺得我更像李敖,但我比較現(xiàn)實。李敖有激情、有技巧、有機智,但缺少大智慧。他把事兒往復雜里說,而大智慧是把復雜事兒往簡單里說。所以為什么我覺得會差那么一點兒呢?因為他比我還世俗化。我和潘石屹、劉長樂建了一個文教基金,幫助李敖做一個文化工程。我覺得他在中國文化歷史上是個有分量的人,但是要上升到莊子、上升到培根這種智慧,還有不妥,但這不影響他的價值。

王朔

有人說我是中國企業(yè)界的王朔,但其實不是。他的小說我早年看過一些,但不多。要說相似,是生存狀態(tài)和語言風格的相似。只能說我們都在北京待久了,生存狀態(tài)都是受壓制的,壓力要釋放,怎么釋放?自嘲、調(diào)侃。

張藝謀

我曾經(jīng)寫過一篇文章――《讓你的公司更張藝謀》。有人曾提醒我一件事――保持一定的批判態(tài)度能使你更有智慧。張藝謀現(xiàn)在的商業(yè)價值越來越大,但社會價值、文化價值越來越低,因為他失去了批判性。所以,作為一個特別時期的民營企業(yè),保持一點思考和對社會發(fā)展的方法、方向的提示,對于保持民營企業(yè)的社會價值是很重要的。如果民營企業(yè)也喪失了這樣一種距離和進一步的要求,那價值也不大。

趙本山

我最近覺得趙本山特偉大。別人問他,你怎么這么搞笑、這么幽默,他說真實是一種權利――這話說的。他說,我們平時都在虛假里面生活,我只是在真實和虛假之間找了個地兒,然后我一真實,你們就說是幽默。趙本山在商業(yè)上也很成功,不過,他的低成本和人身依附的商業(yè)模式也面臨挑戰(zhàn),以創(chuàng)始人的個人魅力為核心競爭力的企業(yè)都要面臨組織變革和管理變革的壓力。

余秋雨

    我跟他交流以后,對他的看法跟別人不一樣。這個社會應該更鼓勵、支持像余秋雨這樣的學者:第一,他保持人格獨立,不依附于商人或者政權?,F(xiàn)在的知識分子最缺這玩意兒。第二,他在大文化里找一些有啟發(fā)的點,他不是個純學問家,他不是一個系統(tǒng)的、某一門知識的教授,他是個文化學者。從我們生意的角度,這種差異化定位的存在是特別有價值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