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藏地密碼》 帕巴拉紀年(1)

藏地密碼2 作者:何馬


卓木強巴揮手示意他不要著急,道:“先聽我說完,要想知道有關帕巴拉神廟的事情,你們必須還得知道那段戰(zhàn)爭才可以,而要說起那段戰(zhàn)爭,恐怕也不是一兩天就能說完的,而且有關那段戰(zhàn)爭,還牽涉到兩種宗教之間的爭斗,我只能用最簡單最通俗的話告訴你們。這樣說吧,很遠古的時候,我們藏族人就已經定居在西藏這方高原上了,隨著歷史的推移,他們產生了原始的崇拜,并進一步發(fā)展成為王權宗教,那就是西藏原生的苯教,至于后來分什么黑苯、白苯,這里就不細說了??傊銈冇涀?,苯教是西藏自己的宗教,并且一直在政權中占據很大的分量,直到松贊干布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佛教作為另一種形式的宗教,正式入住西藏,由于它的思想體系更為系統(tǒng)化,合理化,它很快取代苯教在西藏政治中的地位,成為西藏的國教。由松贊干布廢苯興佛起,一直到公元841年朗達瑪興苯滅佛止,這段歷史被稱為佛教在西藏的前弘期,在前弘期中,藏傳佛教沒有派系之分,只有佛苯之爭,兩種宗教勢力不斷爭斗,希望獲取更大的地位和在政治上的權利。原本佛教自從被引入西藏起,其地位就穩(wěn)步提升,一直占據著上風,可是由于歷代贊普對佛教太過重視,甚至達到了一種老百姓都無法承受的地步,到了第四十一代藏王赤祖德贊熱巴巾時代,佛教在西藏蓬勃發(fā)展。藏王赤祖德贊熱巴巾對僧恭敬有加,蓄發(fā)供養(yǎng),結發(fā)長辮左右系以紅白布,紅布代表迎接僧寶,白布代表迎接瑜伽士。同時,藏王指定百姓七戶供養(yǎng)一位僧人的制度。然而只知供僧,卻忽略人民重稅之困,致使百姓將民生日窘之疾苦,移恨于佛法,埋下日后毀佛之惡因。第四十二代藏王朗達瑪即位后,大肆滅佛,禁譯佛典、拆毀寺院、破壞佛像、經典,殺害僧侶,西藏佛教遂進入黑暗時期。這就是那段戰(zhàn)爭的起始,而在西藏歷史上,這樣的滅佛禁佛不只一次,只是這次最為嚴重。此后朗達瑪被佛僧所刺殺,他的兩個兒子相互爭執(zhí)皇權,互相出兵攻打,史稱五約之亂,而老百姓也不滿統(tǒng)治,紛紛起來造反,最終導致吐蕃戰(zhàn)亂一百余年,先后分裂形成大大小小數個政權,而佛寺中的東西,也就是在那個時期遺失的?!?/p>

卓木強巴聲音稍稍大了些,道:“那么現在,我們再來談談帕巴拉神廟,就好理解了,自公元841年朗達瑪滅佛后,一晃一千年過去了,許多藏族佛教典籍中記載著,一位來自英國的探險家突然登陸了支那半島,所謂支那半島,是古代對中國地形的稱呼,他來到中國后,并不像其他探險家一樣,在古都和名勝處流連,而是直奔苦寒之地的西藏,他的名字就叫福馬-特尼德,隨后,他開始在西藏各地尋訪,在各大廟宇中探究,從他的口中得知,他想找一個叫做帕巴拉的地方。關于這個人,我們目前收集的資料非常少,除了知道他的名字和他是個探險家以外,就僅在大英圖書館查找到幾份那個時期的報紙,知道他以前在世界各地的一些探險經歷,但是和西藏全無關系。至于他是怎么知道帕巴拉神廟的,目前我們知道流傳得最多的說法是,他從印度與西藏接壤處,從藏族說唱藝人那里聽到了神秘的阿里王史詩,史詩中提到了帕巴拉,他何時去的印度,又在哪個方位聽到的,這些我們都還沒搞清楚??傊?,從福馬開始,帕巴拉神廟這個詞,開始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中,導師將福馬最后一次前往大雪山的那一年,公元1844年稱為帕巴拉探尋元年。雖然福馬一生也沒找到帕巴拉神廟,但是,他一遍遍地向人們鼓吹,在西藏有一個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大藏寶之地,叫帕巴拉,起初也似乎沒人相信他的話,但是后來,他似乎找到了一些線索,有關這一點,我們尚待證實,估計是伏藏埋藏起來的經卷和一些珍寶,據說當時那批珍寶都是偷偷運送回英國的,并沒有公開露面,直到福馬失蹤許久后,有關帕巴拉的傳言才漸漸流傳開來,這次,沒有人再懷疑帕巴拉的真實性了,為什么沒人懷疑,我猜想是福馬帶回英國的東西泄了光,讓他們相信西藏有著尚未被發(fā)現的大量珍寶。也就是從那時開始,無數探險家開始前仆后繼地向西藏涌來,他們的足跡踏遍西藏每一寸無人區(qū)?!?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