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個案中,如果當事人不把“假小子”的面具揭掉,她便不可能重現(xiàn)美好的生活,因為她 連“自己是個女人”這個現(xiàn)實都無法面對。嚴格上說,她們并不虛偽,只不過對自己的人格 定位比較困惑,與人接觸的原則,要求特定的角色定位,比如愛上一個男人,便被動地要求 自己必須是個女人,且具備女人的基本特質(zhì)。而這正是她們的盲點之一;與女人接觸,要求 她們所談?wù)摰脑掝}是取悅于對方的“共同語言”,如此才會有朋友,比如衣服和化妝品,老 公和孩子……但“做女人”會使她們感到不安。因此,雙向人格即是她們無法解脫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