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自述之四
你已經(jīng)聽說了?是的,也不是什么特別丟人的事,反正高中學生離家出走的不止我一個人,女同學中也有很多人。你問為什么一定要出走?自己家里還有什么解決不了的問題?是嘛,我以前也是這么想的,但是到了高三,不知外國人是不是這樣,反正我看中國人都是一個德性――人全瘋啦!學生瘋啦,家長瘋啦,老師瘋啦,總之全瘋啦!
我是重點中學的,中考結束后以為到了重點中學就可以松口氣,哪知“天下中學一般黑,重點中學更是黑”。我現(xiàn)在才不相信啥重點不重點,如果要說重點中學的優(yōu)勢,就是把全市全區(qū)我們這些從小學到中學更能適應應試教育的“做題能手”集中到了一起,培養(yǎng)成再高一個“段位”的做題能手而已。信不信由你。我到重點中學后的全部感覺就是這樣,而且這里搞“考試工場”還給你高戴一只堂皇的帽子:你們在市“重點”,就是說你們是中學中的高才,大學的門對你們開得最大,多做題、做難題,是你們理當?shù)娜蝿铡u,老師和校長們說這些話時從來氣昂昂的,就像那些舉著大刀砍人的劊子手從來不覺得自己有什么不對一樣。
如果讓我現(xiàn)在選擇高中的話,我不會滿懷激情地選市重點了。近三年的經(jīng)歷,我體會到:“重點”就是比別人更殘酷地摧殘我們這些花季少年而已。十分可悲的是,不知上面的教育局、市領導和社會上對我們這樣的重點中學還那么吹著捧著是為了什么?高一高二兩年,我們的所謂“重點”就是要用兩年的時間趕出高中三年的課程來。進入高三后,整整一年時間便是沒了沒完地做題。什么叫沒完沒了?生活中有人對重復三遍以上的事就叫“沒完沒了”。我真想對電影導演馮小剛說一聲,你應該拍我們中學生的考試,那才真正叫作“沒完沒了”呢!
中國的什么族最大?是我們“考試族”??!世界上什么人最辛苦?是我們“考試人”??!
每天全市百姓還在呼呼大睡時,大街上有兩種人在奔忙,一是打掃大街的清潔工,二是我們這些背書包的高三生。你6點進校門別以為就是早的了,比你早的已經(jīng)在教室里上了近一個小時的自習了――老師天天表揚這些同學,就是為了提醒那些6點后才到的同學。6點到8點間的兩個小時,常常顯得精彩:老師進門看一眼,就溜回到自己的辦公室小憩去了,而我們教室里也總能聽到那些驚天動地的呼嚕聲……哈哈哈,開始我們都會取笑打呼者,后來幾乎所有的人都會變成“打呼族”,不再有人取笑了,倒是大家一旦聽到某某人呼嚕震天時,便悄悄向周圍的人“噓”一聲:輕一點,別吵醒他(她)。瞧,我們多團結一致!這是逼出來的,因為老師家長不會關心我們這些最辛苦的“考試人”。
8點以后開始上課了。于是,數(shù)理化文史地的任課老師,便一個比一個能說會道地開始向你轟炸。這個說數(shù)學是所有高考中最重要的科目,數(shù)學學好,理化就能自然而然地帶起來;那個說語文是高考成敗的關鍵,很多單科成績特別優(yōu)秀的考生之所以沒有考上重點大學,原因就是被他們的作文分拉了下來,所以語文課抓得好不好,不僅是文科生的重頭戲,更是理科生的關鍵所在;這個說數(shù)理化靠的就是多做題做難題,那個說文科的關鍵是背課記題;這個說世界上沒有哪種考試不是靠做題來判別考生優(yōu)劣的,那個說大學錄取的重點與非重點就在于考分的高與低……所有的話語組成一個意思:考試做題是你們惟一的選擇,也是惟一的出路。
開始的一兩個月里還真有些臨戰(zhàn)的感覺,但我們漸漸發(fā)現(xiàn),之后的幾個月里,老師除了把已經(jīng)做過的難題卷子或者不知從哪兒找來的怪題卷子讓我們重復再做外,并沒有什么新鮮玩藝讓我們覺得有十分必要去努力,無非就是熟之又熟,剩下的就是人為造成的那些高考緊張空氣。什么這個月搞“倒計時”,下個月搞“最后沖刺”,再下個月就搞“決一死戰(zhàn)”……黑板報、操場上、飯?zhí)脙?nèi)、廣播喇叭里,還有宿舍走道,到處貼滿、寫足、喊著有關時刻準備高考的口號標語,使你如臨戰(zhàn)場,甚至像是進入火葬場的殯儀館,一聽那哀樂就深感悲切一樣。
從6點進校到下午6點離校的十二個小時里,我們所有的感覺就是在監(jiān)獄或者說是在有監(jiān)工的資本家廠子里服苦役??偹慊丶伊?,可是高三生的家比監(jiān)獄和有監(jiān)工的資本家廠子還黑暗。吃飯時本想輕松一下,順便了解了解國家大事,剛剛把電視打開,母親就瞪著眼睛:“不是說好了,高三時天塌下來也不要管外面的事嗎!”在這樣的管制下,去年美國轟炸我駐南斯拉夫使館的天大新聞,就有很多中學生根本不知道?!罢l轟炸誰啦?是不是我們跟臺灣打起來啦?”我們班就有好多同學在幾個月以后才關心起這件事,而且鬧出了不少笑話。你瞧我們的家長怎么說的,我那個親愛的母親就這么說:“天塌下來,有我們頂著,缺糧了,也有我們?nèi)埩_討乞,可是高考的事只能靠你自己,我們沒法替你。你不專心準備高考,對得起誰?”
在母親的嚴管下,我在家里的另十二個小時,被囚禁在自己的小屋里。那小屋原來還讓我感到非常溫馨和舒服,因為那是我的小天地,可以在這八平米的空間里擁有屬于我的全部歡樂與秘密。但高三后,一直認為我“不老實”的母親,特意讓人在我木門上方挖出一個見方的小洞。我看到后就傷心地對媽說:“你這么搞不是把我當犯人嗎!”
母親說:“你要是安安心心在小屋里學習、做題,還怕別人老來瞅你?”
我無言以對,眼眶里噙滿了淚水。
從此,我所有的行動都處在母親那雙嚴厲而不可抗拒的目光下。而我的所有行動也是由她統(tǒng)一布置:吃完晚飯,喝一杯奶,吃一塊水果,然后開始做作業(yè)。22點,休息十分鐘,然后再進入復習做作業(yè),到夜里十二點熄燈睡覺。一二三四五是這樣。周六周日的安排,便多了一個上午和一個下午的做作業(yè)時間,除了多吃兩頓飯外,沒有改變?nèi)魏蝺?nèi)容。
我和母親生活在一起,小學時母親就和我爸離婚了,原因之一就是父親認為母親缺乏知識和修養(yǎng),為此母親發(fā)誓要把我培養(yǎng)成“有知識有修養(yǎng)”的人。她對我的關心超過了她自己,特別是在我進入高中后,她除了上班外,所有的時間都是在為我服務,圍繞我的學習和考大學轉(zhuǎn)。這是我深切感受到的,也真是看在母親含辛茹苦的份兒上,我默認了很多事。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覺得不能在所有的事上都由她主宰我的一切了。因為我也是人,一個活脫脫的人,一個活脫脫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