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航宇:路遙在最后的日子(節(jié)選)(15)

路遙十五年祭 作者:李建軍


……

我和作協(xié)的朋友們給你穿最后一次衣服時,看著你面黃肌瘦的身體,看著你擺脫病痛而安祥的面容,我的眼淚像決閘的河堤滾滾流淌……

我喊,死勁地喊,想把你喊醒。但是,我用上了全部精力,仍然沒有把你喊醒。

你怎么睡得這么沉,路遙!

我親愛的讀者朋友們,在這里我真誠地希望你們在懷念路遙的同時,永遠記住這個普通的女研究生的名字。

她就是康文臻。

她是路遙小說《人生》中巧珍的再現(xiàn)。

她僅僅是一位26歲的姑娘。

她是中國古城西安,第四軍醫(yī)大學的一位普通醫(yī)生。

她在路遙患病住進西京醫(yī)院傳染科的那段日子里,一直擔任著路遙的主管醫(yī)生,在他最后的日子里,多虧了她。

康文臻不僅白天守在他的身邊精心護理,而且像親妹妹那樣承擔起了給他做飯送飯的責任,更主要的是康文臻給他在最后的日子里帶來了更大的歡樂和微笑。

本來,他們之間很陌生。

本來,他們僅有醫(yī)生和病人這一層關系。

但是,康文臻從路遙住進她們傳染科那一天起,對待路遙就像對待大哥哥一樣給以溫暖而真摯的關懷。

她塑造了巧珍那樣的一位姑娘。

他終于最后才看到了世上還真有巧珍這樣的好姑娘。

路遙走了。

康文臻悲痛地哭了。

西京醫(yī)院傳染科的所有醫(yī)生護士們都哭了。他們不愿意讓這位平易近人,而且在病床上十分客氣的著名作家就這么快地走了。

他是多么頑強的一個作家,他在生命的最后時刻,仍然沒有放棄過努力……

但是,他終于合上了眼睛,永遠地合上了眼睛……

路遙,你走了。

你就這樣匆匆地走了。

然而,當我確信你走后再不會歸來時,我是多么悲傷,多么的難過。

路遙,你別走,別走。我多么想挽留住你,多少親人和朋友們在呼喚你;你不能走,你還年輕,再過幾日就是你43歲的生日了。

但是,無法挽留你……

連日來,數(shù)以千計的唁電、花圈、挽聯(lián)、挽幛從四面八方雪片般飛來了。人們淚流滿面,心情沉重,步履緩慢地來到了西安建國路省作協(xié)大院一間普通平房前佇泣。

這里,為你設立了靈堂。

這里,排列了幾百米長的花圈和挽幛。

路遙,你快睜眼看呀,你的面前擺放了一個多么精美的花藍,它是著名演員張曉敏和她的伙伴們整整用了一天時間為你制做的。

路遙,你快看,南京的周梅森給你發(fā)來了唁電,你聽他給你怎說:“人生苦短世界平凡文壇驍將今又去,相見恨晚辭別匆匆摯友音容夢中還?!?/p>

路遙,你看,王安憶對你在說什么:“路遙,你說帶我走三邊,這事情一年拖一年,總以為時間無限多,誰料想剎那間成了永訣!路遙安息!”

路遙,你聽,公劉在怎樣為你哭訴:“不該走的人偏倒走了,痛哉!請收下后死者的追念,請相信永生者?!?/p>

……

著名作家張賢亮得知路遙猝然去世的消息,悲痛地發(fā)來唁電:“文星隕落,痛失良友,賢弟先行,吾隨后到?!?/p>

……

路遙你快看,林達來了,她長跪在你遺體前不起,她在對你說什么?她在淚流滿面地對你說什么,她好后悔吶……

路遙,你聽到了吧?你看到了吧?

人們都朝你身邊涌來了,你認識的和不認識的都來了,他們都想最后再看上你一眼。

這是1992年11月21日早晨。

西安三兆公墓。人們懷著極其悲痛的心情匯集到這里。

哀樂聲聲,淚雨汩汩。

人們啊,請放慢你們的腳步!放慢吧,這是你們最后看到你們可愛的作家路遙的最后一瞬。

路遙,你親愛的女兒遠遠來了,她手里拿著早為你準備好了的生日卡片,她是準備在你生日那天,親自拿到你的病房,她不是拿到這兒來的呀,你聽她在怎樣揪心撕肺地呼喊你: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