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朱烏有:圓明園,背負歷史的烏托邦

圓明園:一個帝國的背影 作者:金鐵木


朱烏有/文

圓明園一直被作為近代中國歷史的象征,在政治、文化、歷史與藝術領域中皆有其濃重的色彩。這些,大多為人熟知。但人們還不大知道,圓明園是如何形成的?是什么人建造了它?在圓明園誕生之前,又準備如何來塑造?它是如何成為歷史乃至世界最大的園林?在它的使命中為何強加了民族精神的涵義?而它為何形成了如此悲劇性的命運?它的誕生與毀滅又將給當下我們帶來些什么?我們面對圓明園該投下怎樣的目光?

而這些問題,都可以在導演金鐵木最近出版的新書《圓明園,一個帝國的背影》中找到答案。

圓明園的建造有著深刻的歷史背景。首先是明朝的滅亡,滿族人進入北京,建立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最初,這個入主中原的異族王朝的皇帝們被沒有在北京建造園林的想法。在他們幾代人深入了解中國文化之后,他們并確立了以儒家思想治國的體制,而文化上亦受到深刻的影響。中國的文學藝術被看成是最高的文化成就。他們學習漢族文化,更喜歡作詩??滴蹙涂梢钥醋鞒缟兄袊幕拇怼_@種影響不僅僅是皇帝個人,同時亦普遍影響著滿族人以及后輩的文化心理。

康熙曾經幾次下江南,對江南文化更會有獨特的感受。正是在這種影響下,康熙在北京建造了第一個園林,名叫澄心圓。此后,便開了建造園林的先河,園林開始在紫禁城的北面大肆興建?;实劢ㄔ靾@林后,便住了進去,成為行宮??滴醪粌H自己住進園林,還把園林賞賜給他的皇子們。而后來的皇帝雍正給賜的是一個叫“圓明園”的園林。但誰都不會想到,這個園林的命運在后來與中國的歷史聯系一起。

康熙死后,雍正成為皇帝。雍正即位雖然成為歷史的公案,但卻改變了一個園林的命運。圓明園隨著主子地位的改變,它亦得到了不斷的擴建。但此時的圓明園更是一個皇帝權力的象征,從中體現出一個帝王的意志和理想。在雍正看來,圓明園的“圓明”二字有著深刻的政治抱負和治國理念。

1725年,雍正正式主進圓明園,而圓明園的規(guī)模亦初步形成。這為圓明園日后的使命奠定了根基,它將成為中國的政治中心,后來清王朝很多的政治事件皆與它有關聯。而圓明園的擴建工程遠未結束。雍正時,圓明園擴建了三年。雍正死后,乾隆即位,乾隆擴建圓明園長達九年。這不能不說圓明園已經不再是一個園林,而是被賦予了許多政治文化的意義,這亦為圓明園日后的命運帶來了政治悲劇的韻味。

雍正、乾隆之后,幾代皇帝似乎都習慣了在圓明園主政,而圓明園也真正地成為決策政治的中心。但中國的皇帝恐怕沒有想到,當時的圓明園更有著國際的影響。意大利傳教士郎世寧和法國傳教士王致誠來到了中國北京,并在圓明園里面展開了他們的生活和工作。他們將在這里看到的一切,都以書信的方式傳達到自己的祖國。他們對圓明園的精美華麗的驚嘆,使西方人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并形成了當時的“中國熱”。今日,我們在了解圓明園的時候,不得不依靠這些西方人的眼睛里留下的信息。而法國作家雨果在燒掉圓明園后,以強盜痛斥西方文明國家的罪行,從中可見圓明園在當時西方人的心理占據的地位。這些為我們看待圓明園提供了一個獨特視角。可以說,我們現在看待消失的圓明園完全與西方人的心態(tài)一樣。只是,圓明園的歷史以沉重的悲劇形式藏在我們的心理。

一些知識分子看待圓明園,也很值得注意。當英法聯軍進入北京,圓明園被燒時,正在一家酒樓里的士大夫陳寶箴目睹火光沖天,聲淚俱下、悲痛不已。很多文人和士大夫們從燒掉的圓明園看到了別人看不到的東西。譬如,翁同?在日記里預言:“夷人直撲淀圓,恭邸以下,倉卒出行,淀圓想被蹂躪?!边@些憂慮不是平常人可以想到的。而文人對圓明園的悲愴心態(tài)亦可見一斑。王?運在《圓明園詞》中曰:“百年成毀何匆促,四?;臍埲缭谀??!蓖瑯拥母锌诶畲筢撘舶l(fā)之為詩:“圓明兩度晃明劫,鶴化千年未忍歸。一曲悲笳吹不盡,殘灰猶共晚煙飛。玉闋瓊樓接碧埃,獸蹄鳥跡走荒苔。殘碑沒盡宮人老,空向蒿菜拔劫灰?!逼纸逑壬嘤性娫疲骸扒迳接袄锱f宮墻,浩劫明圓劇可傷。玉闋珠樓救不得,獨留一柱峙斜陽。”這些詩詞是知識分子們獨特的表達方式,他們對圓明園的心理已經大大地不同于昔日的主人,也為我們現代人看待圓明園提供了一些角度。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