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糊涂:我覺得“擁抱自己”這句話說得有點失實,因為擁抱是兩個人才能完成的動作,怎么能自己擁抱自己呢?
機靈鬼:這你就不懂了吧,此“擁抱”非彼“擁抱”也!
小糊涂:那你說,這個擁抱到底有什么不同?
機靈鬼:這個擁抱是人自我的一種手臂動作,通過這個手臂動作來增強自我的安全感,從而達到對自己的一種撫慰和保護的作用。
說到“自我擁抱”,還要從小時候說起。因為這個動作原本就是從小時候父母或者其他人對我們的擁抱演變而來的。我們可以回憶一下,小時候,每當我們遇到恐懼的事物,或者感到不安、緊張、傷心的時候,我們的父母或者親人為了安慰我們、緩解我們的緊張情緒,通常會將我們抱在懷里,或者給我們一個擁抱,以此來增加我們的安全感。
就這樣,久而久之,擁抱就成了我們的“定心丸”,即便是我們已經(jīng)長大,我們還是擺脫不了對“懷抱”的依賴,一有什么讓我們感到不安、緊張的事情,我們還是會需要一個擁抱。只不過隨著心智的成熟和年齡的增長,我們需要的擁抱已經(jīng)不再是那么狹隘的概念,除了父母和外人對我們的擁抱,我們通常情況下都會通過自我擁抱來獲得心理安慰,這也是我們成長過程中自我選擇的結果。
因為很多時候,外因是不起作用的,我們要想真正緩解自己的壓力,還必須從內(nèi)因開始轉變。于是,我們就開始借助手臂動作來完成自我擁抱,從而獲得自我安慰。這就是為什么有些人在說話做事的時候喜歡作出各種各樣的手臂動作,那是他們在自我擁抱,換句話說,是他們在緩解自己內(nèi)心的恐懼和壓力。
徐偉雖然才來公司一年,但是很明顯已經(jīng)是公司里的“老大哥”了,因為他的業(yè)務能力強,從領導到同事對他都很高看。
這不,昨天,公司里新招聘了幾個新人,領導就吩咐徐偉指導其中一個看起來比較文靜的女孩兒,好讓她早點熟悉公司的業(yè)務。徐偉接到任務后,就開始和那個叫韓冰的女孩子接觸。
他先是領著韓冰在公司里熟悉環(huán)境,幾個部門走下來,他發(fā)覺韓冰自始至終一直拿右手握著左臂的中央,讓右臂橫著擋在自己的胸前。他知道這不是什么好現(xiàn)象,因為從心理學上講,這樣的動作是一種自我擁抱的動作,也就是拒絕的動作,只有當人內(nèi)心緊張或者想要拒絕所接觸到的人或事時才會有這樣的動作。
在這里,韓冰作出了這樣一個動作,顯然是心理緊張引起的。徐偉覺得作為一個新人適度的緊張是正常的,但是,如果緊張過了頭,就不利于工作的開展了,為了讓自己接下來的業(yè)務介紹能夠被韓冰很好地聽進去,他覺得有必要先消除她的緊張情緒。
于是,在結束了對公司的參觀后,他沒有馬上轉入正題,而是把韓冰帶到了公司的員工活動中心,在那里,什么活動器材都有,他看見韓冰對籃球特別感興趣,就陪著韓冰投起籃來,很快,韓冰就在游戲中徹底放開了,看著韓冰放松的笑容,徐偉知道自己接下來的工作會容易多了。
事實證明,徐偉這一招果然管用,很快,韓冰就在他的帶領下成為那一批人中最早出師的一個。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我們與人相處切不可急功近利,一定要找準竅門,多從對方的肢體語言去傾聽對方內(nèi)心的聲音,這樣,我們的社交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說徐偉吧,如果他沒有及時地發(fā)現(xiàn)韓冰的緊張情緒,那么,他接下來對韓冰的業(yè)務介紹就會落入“對牛彈琴”的尷尬境地,因為對方根本就不在狀態(tài),光顧著緊張了,哪還能聽得進去他的介紹。
心理講堂
心理學上說,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在內(nèi)心恐懼、緊張的時候,都會作出一種自我擁抱的動作,以此來自我安慰和鼓勵。只不過,出于性別的差異,男女在做這個動作的時候會略有差別罷了,具體是這樣的:
男性在擔心或者緊張的時候,會將兩臂自然下垂,并略微前移,讓兩手在身體的前方相互握住,這種動作被稱為“護短式握臂”,也就是男人的自我擁抱。他們這樣做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緩解自己的壓力,做到自我保護。
女性在恐懼或者傷心的時候,往往會將一只手搭在另一只手臂中央,這樣就會讓一只手臂環(huán)抱在自己的胸前,從而和外界形成一道障礙,拒絕別人的接近。這個動作和媽媽抱孩子的動作極其相像,只不過在這里抱的是自己而已,所以,這個動作也是女性的自我擁抱,目的也是為了重溫小時候媽媽懷抱中那種溫馨舒適的感覺,從而緩解自己內(nèi)心的緊張和不安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