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節(jié):最高武官(9)

流血的仕途:李斯與秦始皇(下) 作者:曹昇


群花歸一人,方知天子尊。嬴政貴為秦王,不會滿足于一個女人,也不會滿足于一個男人。因此,李斯注定不可能得到嬴政全部的寵幸,不被尉繚分去,也會被別人分去。

在目前的秦國政壇,外客和宗室之間的矛盾依然尖銳,是權(quán)勢紛爭的主旋律。尉繚,外客也。敵人的敵人,朋友也。

通過諫除逐客令,李斯對諸外客可謂有再生之恩,他在外客中的領(lǐng)袖地位,絕非初來乍到的尉繚可以撼動。

最重要的,是年紀(jì)問題。尉繚已是花甲之年,來日有限,即使得志,光景也長不了,注定只能是一個過渡性人物。

最最重要的是,李斯有信心,管他是尉繚還是其他什么人,自己皆能戰(zhàn)而勝之。

最最最重要的是,尉繚自有他的獨(dú)特價值,關(guān)于這點(diǎn),嬴政清楚得很,是以才會如此禮遇尉繚。因此,他李斯也絕不能假裝不知道。

蒙恬久等不到李斯的回答,不免焦急,于是催促道:“尉繚去將遠(yuǎn)也。請先生速做決斷?!?/p>

李斯住下腳步,長嘆道:“大王盛怒之下,未易諫也。姑看在汝面,且勉力一行?!?/p>

蒙恬大喜,于是和李斯同往咸陽宮。一路上,李斯不時嘮叨著,“小子誤我,小子誤我?!笨杉?xì)細(xì)揣摩其口氣,更像是在聊發(fā)牢騷,而不是在責(zé)備蒙恬。

火中取栗

且說李斯往見嬴政。嬴政見李斯與蒙恬同行,心知其必為尉繚之事而來,于是沒好氣說道:“寡人之意已決,斷然不會屈尊追召尉繚。廷尉請回?!?/p>

李斯接口道:“臣也以為,不應(yīng)追召尉繚。”

嬴政略感意外,道:“然則廷尉為何而來?”

李斯冷聲道:“蛟龍一旦脫鉤去,遁入江海不復(fù)來。尉繚,蛟龍也,不可放歸,臣請殺之?!?/p>

嬴政怒哼一聲,道:“寡人何嘗不欲殺之!只是尉繚乃天下名士,未易輕殺?!?/p>

李斯道:“既不能殺,與其縱之以資六國,為秦之?dāng)?,何不留而用之,為秦之利??/p>

嬴政像個在訴說自己委屈的孩子,道:“尉繚辱朕?!?/p>

李斯大笑道:“大王真不知尉繚之心歟?”

嬴政面色一變,道:“廷尉請講?!?/p>

李斯于是解釋道:“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侍。大王乃是天下明君,對他尉繚又是禮遇非常,推重有加,得主如此,夫復(fù)何求?然而,尉繚為何仍然要離開咸陽,臨離開之時,竟然還要對大王惡語相加?”

嬴政專注地聽著。李斯再道:“依臣之見,尉繚之用心,不可謂不良苦也。尉繚臨去之言,多為無稽之談,不足駁斥,只重在‘誠使大王得志于天下,天下皆為虜矣’這一句話。尉繚,仁人也,有慈悲之心,之所以作如是說,并非誣蔑大王,而是激將大王。試想,六國終將滅亡,天下必歸于大王。尉繚先放出風(fēng)聲,預(yù)言大王將以天下為虜,正是希望大王日后能以實(shí)際行動,證明他尉繚有眼無珠,錯看了大王。為此,尉繚甘愿動大王之怒,乃至不惜一死。今大王無論縱之還是殺之,都無疑是在默認(rèn)尉繚說得沒錯。大王一言不容,何以容天下?臣請為大王追之?!?/p>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