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國身為關中水渠總指揮,統(tǒng)領著十多萬民夫,支配著巨萬的資金,只要稍微動一下下手腳,譬如虛報損耗,偷工減料,便可以輕松地綠肥紅瘦,富得冒油。這樣的誘惑,有幾人能夠抵擋?更何況是一個以破壞為己任的間諜!眾人都支著耳朵,準備聽到一個天文數(shù)字。然而,御史大夫隗狀的報告卻讓他們大失所望。鄭國的家產居然少得可憐,除了法定的俸祿,再無其他進項。
趁眾人意外之時,李斯再道:“縱觀鄭國十年來的所作所為,李斯不由想到,如不是他作間在先,實在能稱得上是忠正良臣。大秦舉國,官吏過萬,如鄭國這般特杰出者,不可多得也。”
昌文君神色越發(fā)不快。宗室在逐客令上已經輸給了李斯一次,倘若連鄭國這樣的鐵案都再被李斯翻過來,宗室的威信恐怕將就此一落千丈。從開審到現(xiàn)在,李斯處處在將審判往為鄭國減刑的路子上引,而且從眾人的反應來看,李斯的策略已取得了相當?shù)男Ч?。今天的雜治還是盡早結束為妙,不能再讓李斯表演下去。兩害相權擇其輕,寧愿李斯贏這場官司,也絕不能讓他翻案。昌文君于是起身,對嬴政道:“禮者禁于已然之前,法者禁于已然之后。今鄭國為韓國作間,已既成事實,沒有假設,沒有如果。臣以為無須再議,便依照廷尉所請,車裂鄭國,誅其三族即可?!?/p>
昌文君言畢,稀稀拉拉有幾人附和響應。李斯接住昌文君話茬,道:“稟大王,臣以為,此案尚有諸多不白之處……”
嬴政打斷李斯,道:“車裂鄭國,誅其三族,這不正是廷尉的初衷?相國既順了廷尉之意,廷尉所望已遂,又尚有何話可說?”
李斯道:“臣無話,鄭國或有話?!?/p>
嬴政望著鄭國,道:“有話說來?!?/p>
鄭國無助地看著李斯,你想叫我說什么?我又能說什么呢?難道還是重復那一句不成?李斯給了鄭國一個肯定的眼神。鄭國硬著頭皮,道:“始臣為間,然渠成亦秦之利也?!?/p>
一再的重復終于產生了效果。嬴政開口道:“汝翻來覆去只這一句,寡人倒想聽聽,汝所謂渠成利秦,利在何處?”
聽到嬴政的問話,李斯暗自長舒一口氣,借著寬大袖幅的掩護,狠狠握了握拳頭,心下暗道,鄭國的命大概可以保住了。
萬世之利
鄭國是一個水利工程專家,其演講技巧自然不能和李斯同日而語。盡管如此,鄭國方一開口,立時滿座俱驚。
鄭國并不需要演講技巧,他只是用數(shù)據(jù)來說話。他給嬴政算了一筆賬:關中水渠建成之后,可以將四萬多頃的不毛之地改造成肥沃良田,每畝田的產量能夠達到一鐘。這些數(shù)字意味著什么?意味著,僅僅靠關中水渠,就可以解決秦國三分之一人口的吃飯問題,或者,解決一支六十萬大軍越境作戰(zhàn)的軍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