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而再、再而三地寬恕他人

沉思錄Ⅱ 作者:(古羅馬)愛比克泰德


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寬恕他人。一般而言,我們做事都會盡力而為。

如果某人說話粗魯無禮,不理睬你說什么,看起來舉止輕率,甚至做出徹頭徹尾的惡行,那么你要自問:“如果我也是這樣一個人,承受了同樣的考驗,遭遇了同樣的傷心事,或有著與他們同樣的父母等等,我也可能說出同樣的話,做出同樣的事。”人們行為背后的故事我們并不知曉,既然承認我們認識的局限性,那么就要耐心地對待他人,不要急于下判斷。這樣做并不意味著我們要縱容惡行,或認同這樣的觀念――不同的行為有著同樣的道德力量。

當人們的行為并不如你所愿時,不妨運動運動你擁有善良天性的肌肉,聳聳肩,對自己說:“就這樣吧?!比缓笞屵@件事過去。

對做壞事的人也不必生氣。對于強盜和暴徒或其他一些做壞事的人,凌辱和懲罰他們都不是一種有素養(yǎng)的做法。對做壞事的人要有正確的認識,這樣才能對他們的行為采取正確的態(tài)度和做法。

對作惡者懷有憐憫之心,這才是對惡行采取的恰當?shù)膽B(tài)度與做法。因為他們接受了錯誤的信條,并且喪失了人類最有價值的能力:不能辨別什么對他們真正有益,什么真正有害。由于原初的道德直覺的扭曲,他們不可能獲得內(nèi)心的安寧。

當有人做了蠢事,要憐憫他,而不要像許多人那樣,去憤恨他。我們只是被這種愚蠢激怒,因為這些人奪走了我們所尊崇的東西。

也要盡可能地善待自己。不要拿自己和別人去比較,更不要與理想中的自己作比較。人的完善是漸進的,需要有進兩步退一步的努力過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