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去休斯頓是因為父親一位朋友的兒子在休斯頓大學念書。衡量我的成績,父親知道我無法申請進入美國一流的大學就讀,這種情況下,能到休斯頓大學念書已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雖然有些舍不得巴拿馬安逸的生活,但我也清楚,我不可能在此安家立業(yè)。收拾起行囊,簡單地向朋友道別,我就飛到了休斯頓。這也是我第一次到美國。
一下飛機,父親朋友的兒子來接機,并且?guī)胰ヒ患颐小澳媳焙稀钡闹惺讲蛷d吃晚飯,還幫我安頓下來。
休斯頓的華人比巴拿馬多很多,看到中式餐館中來來去去的華人,我不由興起一種既親切又興奮的感覺。離開臺灣后,我有很長一段時間沒看到那么多華人了。對于休斯頓的新生活,我充滿了期待。
我不得不承認,經(jīng)歷過父親在巴拿馬施予的獨立訓練后,對于未知的新生活,我并不畏懼。我的英語能力加強了,溝通無礙,而且,更重要的,我的荷包滿滿,身上揣了4萬美元的學費和生活費。這是我第一次手上有這么大一筆錢。
父親將錢交給我時,沒有長篇大論的訓示,只是告訴我,他是一個小公務員,這筆錢是他一生的積蓄,是準備供我念大學用的,要我自己好好節(jié)省使用。在20年前,對一般臺灣的家庭來說,4萬美元可算是一筆很大的數(shù)目。
高興歸高興,但真正面臨決定要念什么時,卻遇到了困難。在還沒進休斯頓大學前,我原來覺得自己也許能夠做MTV的導演。為什么會這么想?其實一點兒根據(jù)都沒有,只是那時MTV 正在流行,這些音樂短片既酷又炫,讓我想起小時候看電影的情景。我想,當導演應該是個有趣、有錢,而又有意義的工作,就當個導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