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紳士的精神氣質(zhì)(8)

紳士生活 作者:(英)愛德華·伯曼


堅定沉著

上述故事中所提及的英國紳士沉默寡言的特點,外國觀察家早已經(jīng)注意到了。一位法國修士1740年就指出,英國人生性好靜;美國哲學家、作家愛默生也曾輕蔑地指出,英國紳士似乎只在乎自己說話的語調(diào),而對于自己究竟說了些什么不以為意;只在乎形式,不在乎內(nèi)容,好像是他們的通病。在公立學校,人的氣質(zhì)、個性受到空前重視,英國人堅定沉著的氣質(zhì)最終得以形成。藝術(shù)史學家尼古拉斯?佩夫斯納爵士認為,這種沉默寡言、溫良低調(diào)的個性,加上溫和舒適的氣候,致使英國未能產(chǎn)生像貝多芬、米開朗基羅那樣的世界級浪漫主義藝術(shù)大師。

然而,這種個性的沉靜,經(jīng)受痛苦折磨的堅忍,直面困難的勇氣,對于那些遠在世界各個殖民地的征服者來說,對于那些孤獨的探險者來說,顯然又是一大優(yōu)勢。在全英國的男學生心目中,畢業(yè)于格拉斯哥大學、擁有醫(yī)學和神學學位、前往非洲傳教的蘇格蘭探險家大衛(wèi)?利文斯敦就是他們的楷模。他用英國女王的名字,為自己在非洲內(nèi)陸發(fā)現(xiàn)的一處瀑布命名。他是第一位從大西洋橫穿非洲大陸到達印度洋的西方人。在一次損失慘重的探險中,包括他弟弟在內(nèi)的好幾個人喪生。此后,他又回到非洲,尋找尼羅河的源頭。這一次,他患上重病,與外面世界完全失去聯(lián)系長達6年之久。1869年,《紐約先驅(qū)論壇報》派出亨利?莫頓爵士(他后來發(fā)現(xiàn)了剛果河的河道),最終找到了利文斯敦。當時,他像對每天見面的朋友那樣打著招呼:“喂,您是利文斯敦醫(yī)生吧?!?/p>

與中國有關(guān)的探險家,是一位名叫艾德溫?約翰?丁格的英國記者。1911年,他進行了一次富有傳奇色彩的艱難旅行,獨自從上海出發(fā),一直到達緬甸境內(nèi)。他完全不懂漢語,行前對于沿途的情況也一無所知。后來在一本回憶錄中,他講述了其中最為不同尋常的一次經(jīng)歷。那是橫渡一處急流險灘,當時,他身體非常不適,嘔吐不止。盡管在書中他偶爾也坦承自己“身體的不適實在難以形容”,不過,旅行開始數(shù)天后,他對于此次旅行最強烈的感受只不過就是“有點兒寂寞”。

這種沉默、平靜構(gòu)成了19世紀英國紳士的主要特征,也讓他們沉著冷靜地走遍了整個世界。今天,我們?nèi)匀豢梢詮囊恍┩噬恼掌峡吹剿麄兊男蜗螅涸诨臎龅纳衬?,他們盤腿而坐,前面的白色桌布上擺放著簡單的午餐(當然還有一瓶酒);盡管熾熱難耐,他們依然著裝整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