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信念的確立總是需要過程的。辜鴻銘對中國儒家傳統(tǒng)文化從向往到“道固在是,無待旁求”,同樣經(jīng)歷了漫長的時間。結合他所處的時代背景看他思想的變化,大致可以看出有三個階段。一、洋務運動后期,經(jīng)過在張之洞幕府12年的學習,1897年辜鴻銘作《上湖廣總督張書》,表明對儒教歸服并公開反對仿效西體西政等,但當時并未形成系統(tǒng)的理論,主要集中在對西方漢學家的批評和對來華傳教士的譴責上;二、1909年張之洞去世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國內(nèi)對于洋務運動中所奉行“中學為體”的質疑使辜鴻銘對于東方文明優(yōu)于西方文明的信心產(chǎn)生過短暫的動搖;三、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西方世界對于自身的反思和對東方文明的推重再度堅定了辜鴻銘服膺儒家道統(tǒng)的決心,這個時期,他信心滿滿地大談儒家文化優(yōu)越論,公開宣稱只有儒家文明可以拯救西方。
張之洞是繼曾國藩、左宗棠之后的晚清洋務派重臣。在督戰(zhàn)中法戰(zhàn)爭時,起用馮子材取得“鎮(zhèn)南關大捷”,聲名鵲起。他為政務實,講求致用,對于儒學綱常具有堅強的信念,幕府里始終聚集著不少舊式保守文人學者。像最早明確攻駁康有為“今文經(jīng)學”和較系統(tǒng)抵斥西方基督教的朱一新,反對戊戌維新的頑固遺老梁鼎芬,號稱舊學問第一、民初孔教會和復辟派的頭面人物沈曾植以及羅振玉、梁敦彥等等。辜即是在這樣一個氛圍中待了20年,直到1905年經(jīng)張之洞推薦就任黃浦江治局督辦時才離開這個“圈子”。
辜鴻銘剛開始對于洋務運動并不反對。他訂閱上百種世界各國報刊,借資瀏覽,遇到外國有什么新發(fā)明或者新鮮事,都會解釋給張之洞聽,以幫助他決策,而張之洞每次“輒危坐安樂椅中傾聽不倦”。文史學家王森然在《辜鴻銘先生評傳》中說:“所有湖北新政策畫,一切事宜,胥由(辜)先生建議,梁(鼎芬)從旁贊助,文襄立予施行,故當時湖北氣象燦然一新,為各省冠,先生之力也。”
他協(xié)助張之洞創(chuàng)辦名聞全球的漢陽鐵廠和兵工廠等洋務,為湖北新政立下汗馬功勞。張之洞曾說:“辜先生經(jīng)綸滿腹,的確是杰出之才?!?/p>
甲午戰(zhàn)敗,列強進一步瓜分中國。以康有為為首的士子學人呼吁變法圖存,認為只引進技術而不改變舊體制是不能救國的。面對突如其來的維新思潮,辜鴻銘對于中國文化的保護意識驟然強烈,開始“獨靜謐,言必則古昔,稱先王,或為諧語以諷世”。當張之洞讓他籌辦一個譯介西學西政的報紙時,他斷然拒絕,說:“雖上諭來,我亦不譯?!?/p>
事后,他專門擬就《上湖廣總督張書》,文中大講儒教尊王之旨、義利之辨、忠恕之道,備陳西學西政之失,認為“以歐美的學說,變更中國的政制,這是亂中國有余,救中國不足”。
1898年初,嚴復翻譯的《天演論》出版。隨后,張之洞拋出《勸學篇》,提出“二元論”辦法,即作為個體,中國人必須堅持并嚴格地按照儒家原則辦事;而作為一個民族國家,卻必須拋棄儒家原則,采取現(xiàn)代歐洲新學的理想。但康、梁卻直接提出中國必須由專制政體改造成君主立憲政體,辜鴻銘因此對康有為極端鄙視,認為他是亡國妖孽。
1898年9月,慈禧發(fā)動政變,變法失敗。辜鴻銘英譯《論語》出版。從戊戌變法以后,他就沒有停止過對康有為的攻訐,他認為,“康梁一出,幾欲使我中國數(shù)千年來聲明文物掃地凈盡?!?913年,康有為、陳煥章成立孔教會,在國內(nèi)影響比較大,辜鴻銘的好朋友梁鼎芬、舊同事沈曾植都是主要會員??捉虝紊戏磳埠?、主張復辟,思想上鼓吹孔教為國教,與辜鴻銘的思想頗為近似,但辜卻拒不參加,還大罵“陳煥章應讀做陳混仗”,又罵以圣人自居的康有為沒有資格拜孔子。并作順口溜:“監(jiān)生拜孔子,孔子嚇一跳;孔會拜孔子,孔子要上吊?!笨梢娝麑涤袨檫@個“亂國肇事者”的痛恨。
1901年,《辛丑和約》簽訂,列強對于中國的瓜分達到頂點,加上國內(nèi)義和團起義,使得清王朝四面楚歌。辜鴻銘開始為慈禧太后辯護,他將義和團運動以來,陸陸續(xù)續(xù)在《日本郵報》等報刊上發(fā)表的英文系列政論結集成《尊王篇——一個中國人對義和團運動和歐洲文明的看法》出版,他認為當前西方列強侵略中國的本質問題在于,西方人尤其是英國人看不起中國人。之所以看不起中國人,是因為西方人大多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文明,所以不能了解勝于西方基督教文明的儒家道德文明。
1909年,辜鴻銘心目中的中國最后一位“論道儒臣”張之洞病逝,他非常傷心。早在兩年前(1907年左右),辜最后一次見到張時,張曾向他表示過對中國未來的絕望。辜在為紀念張而作的《中國牛津運動故事》中哀傷地寫道:“現(xiàn)在戰(zhàn)局還未明了,我們的頭卻死了!”之后的一段時間,辜對于反對西方文明、固守傳統(tǒng)文化斗爭的前景非常憂慮?!拔覀兤D苦奮斗了三十年,可現(xiàn)在我們的事業(yè)幾乎失敗了。我們中有些人背叛了我們的事業(yè),許多人投降了,所有的人被分散到四面八方。”“我現(xiàn)在孤獨一人……不得不彷徨徘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