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覺得丙吉的建議非常有道理,覺得劉病已不論從血統(tǒng)還是才干上都適合做皇帝,就下定了尊立皇曾孫劉病已為皇帝的決心。
統(tǒng)攬大權(quán)的霍光點頭后,其他大臣也紛紛附和。于是霍光和眾大臣上奏皇太后說:“按照禮法,大宗無嗣,可以擇旁支子孫中的賢者為嗣。孝武皇帝曾孫劉病已,由掖庭撫養(yǎng)長大,至今已經(jīng)十八歲。他師受《詩》、《論語》、《孝經(jīng)》,操行節(jié)儉,慈仁愛人,可以繼嗣孝昭皇帝之后,奉承祖宗,為天子?!被侍笸?。
皇宮隨即派使節(jié)到尚冠里的劉病已家里,伺候劉病已洗沐更衣。太仆以軨獵車載著劉病已,先到宗正府中。隨即,劉病已進入未央宮拜見皇太后,被封為陽武侯。之后是群臣奉上璽、綬,恭迎劉病已即皇帝位。劉病已于是拜謁高廟,向列祖列宗宣布登基稱帝的消息。
劉病已就是漢宣帝。他即位后,對張賀、史恭等人知恩圖報,加官晉爵,甚至連子孫都大加封賞。對于丙吉,漢宣帝認為他有擁立的功勞,依慣例晉封為“關(guān)內(nèi)侯”(關(guān)內(nèi)侯不是正規(guī)確切的侯爵,而只是表明受封者的侯爵資格)。
劉病已并不知道丙吉在幕后對自己的兩次大恩。在他心目中,張賀、史恭等人的功勞要比丙吉更大。朝廷中的官員也都不知道丙吉與新皇帝的關(guān)系。丙吉為人敦厚,依然對過去的事只字不提。在爭功奪利早已是常態(tài)91 的政壇上,丙吉的品德顯得格外地高貴,為自己在歷史上留下了醒目的一筆。
過了許多年后,劉病已排除權(quán)臣親政。一個名叫則的老宮婢離開皇宮后,生活困難,于是就讓別人替自己向當時的掖庭令上書請功。則在上書中說自己曾經(jīng)有保護養(yǎng)育皇帝的功勞,是自己在艱難困苦中撫育了當今的皇上,要求朝廷照顧自己的晚年生活。有關(guān)部門對這樣的上書不敢怠慢,呈送給漢宣帝御覽。
劉病已看到上書,腦海中許多模糊的印象逐漸匯集起來。他隱約回憶起自己的童年似乎還有許多故事被遺忘了,自己的童年不應(yīng)該只局限在5歲之后。但是劉病已已經(jīng)回憶不起確切的情形了。好奇、感恩的情緒促使劉病已下令掖庭令親自去詢問宮婢則詳情。
宮婢則陳述了自己對皇帝的養(yǎng)育之恩,并說所有的事情當年的監(jiān)獄官、現(xiàn)任御史大夫丙吉都可以證明。掖庭令就把宮婢則帶到丙吉的府中,與丙吉當面確認詳情。年老的丙吉認出了這個老宮婢。他說自己的確見過則,但是她根本不是皇帝當年的奶媽。
丙吉指著宮婢則,這才將當年長安牢獄中的情況一五一十地述說出來。宮婢則當年是在牢獄之中,丙吉也曾經(jīng)讓她照顧小皇曾孫。但是則并不盡心喂養(yǎng),有的時候還責打劉病已。丙吉說:“只有淮陽人郭征卿、渭城人胡組才算是皇上的奶媽?!北炎约汉蛢蓚€奶媽當年在獄中共同撫育劉病已的艱難、害怕和無奈動情地告訴了掖庭令。
劉病已聽到后,既震驚又感動。他腦海中有關(guān)童年的點點滴滴全都串聯(lián)了起來,一幕幕感人的景象逐一再現(xiàn)。丙吉有舊恩卻不言功,甘于幕后,令皇帝感嘆不已。
劉病已迅速做出決定,下詔免則為庶人,但念其在自己年幼的時候有過喂養(yǎng)舉動,賜錢十萬給她養(yǎng)老;下詔地方尋找胡組、郭征卿兩位奶媽。地方官回報說這兩個人已經(jīng)死了。劉病已再下詔尋找兩人的子孫,找到后厚加賞賜。在這里,歷史顯得多么的有情有義。胡、郭兩位當年的囚犯,忠厚善心,雖然一生備受磨難,但最終還是得到了報答。
對于丙吉這位救命恩人和道德君子,劉病已專門下詔給丞相說:“朕幼年卑微之時,御史大夫丙吉對朕有舊恩,功德無量。《詩》曰:‘亡德不報’。朕要封丙吉為博陽侯,食邑一千三百戶?!笔构?jié)去丙家授封時,丙吉已經(jīng)病重,不能起床下地。劉病已就讓人把封印紐佩帶在丙吉身上,表示封爵。丙吉因為自己的善舉、謙讓和高尚的道德,不僅獲得了皇帝的尊崇,也贏得了朝野的敬佩。
丙吉死后,朝廷追謚他為“定侯”。
長安人伍尊年輕的時候是監(jiān)獄的小吏,看到了丙吉撫養(yǎng)劉病已的一幕。劉病已即位后,伍尊勸丙吉向皇帝上書請功,被丙吉謝絕。后來,劉病已的兒子漢元帝劉奭在位時,伍尊上書說:“先帝(劉病已)在時,臣曾上書向朝廷陳述我看到的一切。結(jié)果上書經(jīng)過丙吉手中,丙吉謙讓,刪去了臣的言辭,都將功勞歸于胡組、郭征卿。”漢元帝時期,朝野依然對丙吉的高尚行為大為稱贊。
整個西漢王朝都非常尊崇丙家。丙吉的博陽侯是世襲的,丙吉的兒子丙顯繼承了父親的爵位。丙顯行為失措,曾經(jīng)犯下大罪。朝廷看在丙吉的功勞上,對丙顯的罪行免于追究。丙家子孫都世代繼承侯位,直到王莽篡漢時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