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4年7月,太平天國都城天京(今江蘇南京)在熊熊烈火中失陷。攻入城中的湘軍曾國荃部和太平軍殘部展開了激烈的巷戰(zhàn),零星戰(zhàn)火隨著突圍而出的太平軍官兵和追擊的湘軍蔓延到天京周邊地區(qū)。
23日,天京郊區(qū)的方山丁村來了一伙披頭散發(fā)的太平天國殘兵敗將。見追兵已遠,幾個官兵停下來喘口氣。其中有一個錦衣玉帶的將軍,踉蹌地走到村邊的一座破廟,倒地就睡。沒多久,他被爭吵聲驚醒。原來這個將軍的隨身包裹攜帶了許多金銀珠寶,掉地外露,引起了村民哄搶。村民越聚越多,將軍制止不住,聽憑村民們因為分贓不均打斗起來。有兩個村民,分別叫做陶大來和王小二,可能來晚了,沒有搶到財寶,索性將精疲力竭的將軍捆綁起來,解送清營請賞。
二人不知道,他們擒拿住的正是朝廷和湘軍的心腹大患、太平天國后期的主要決策者之一、忠王李秀成。
李秀成在供狀中這么描述自己被捕的經(jīng)過:“這幫百姓密藏于我,那幫百姓得我寶物,民家見利而爭,..因此我藏不住,是以被兩國(個)奸民獲拿,解送前來?!眱山偠?、湘軍首領(lǐng)曾國藩看到供狀后,提起朱筆把“是以被兩國奸民”七字勾去,將“獲拿”兩字調(diào)換位置改為“遂被曾帥官兵拿獲”,后來覺得不夠到位,把“官兵”改為“追兵”,一下子就營造出了湘軍將士日夜辛勞、奮勇追捕李秀成的氣氛。
據(jù)此,曾國藩向朝廷報捷:擒獲要犯李秀成!
他的奏折是這么寫的:“偽忠王李秀成一犯,城破受傷,匿于山內(nèi)民房,十九夜,提督蕭孚泗親自搜出?!笔掓阢裟涿畹鼐鸵驗椤八勋@李秀成”有功,被封為一等男爵。李秀成在清廷心中的地位可見一斑。由此,彌漫在李秀成生命最后幾天中的若干疑團也逐漸散
開..
李秀成是誰?李秀成是十幾歲即參加太平軍,追隨天王洪秀全從廣西一路征戰(zhàn)的元老。他不僅在無數(shù)次戰(zhàn)斗中幸存,而且戰(zhàn)功顯赫,茁壯成長。咸豐四年(公元1854年),年輕的李秀成就調(diào)守廬州(今合肥),成為太平天國的一方統(tǒng)帥,直到天京事變之后被洪秀全破格提拔為副掌率,封忠王(“忠”字可不是一般人能受得起的),支撐太平天國后期的危局。之后,解圍天京、大破清軍江北大營、取得三河大捷、再破江南大營、東取蘇杭,李秀成以高超的軍事技巧與領(lǐng)導才能,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在太平天國西線艱難困守的情況下,李秀成攻占和經(jīng)營的長江三角洲富裕地區(qū)是支撐太平天國和抵抗湘軍的根據(jù)地。
聽說李秀成被捕后,遠在安慶的曾國藩嚴令將他押解回南京。28日,曾國藩更是趕到南京,審問李秀成。李秀成已經(jīng)在嚴刑之下遍體鱗傷了,那是曾國荃拷打逼供的結(jié)果。曾國藩對李秀成很客氣,沒有為難他,寒暄過后建議李秀成將想法寫下來。剛好李秀成有滿肚子的話,包括對個人的總結(jié),對太平天國運動的看法,想寫下來,很爽快地接受了曾國藩的意見。在之后的9天時間里,在悶熱窄小的囚籠中,李秀成奮筆疾書,留下了寶貴的手稿。
這份數(shù)以萬言的文獻,就是近代史上的《李秀成自述》。
曾國藩是手稿的第一個讀者。作為晚清文壇的一代宗師和李秀成的對手,曾國藩完全有資格來評價這份手稿的文學價值和史料價值。但是曾國藩捧著手稿,就像捧著一個火盆一樣,坐立不安。李秀成的手稿到底寫了些什么內(nèi)容,為什么讓曾國藩如此懼怕呢?